|
一个土墩下有多个墓葬。 郑建明摄 |
|
|
12号土墩盗洞 通讯员 宣宏 |
|
德清小紫山考古发掘,最近4个月挖开了14个土墩,找到了50座商周时代墓葬。这次考古发现,不仅隐约窥探了良渚文明之后、越王勾践之前浙江失落的1700年文明,还发现全世界最早的商代原始瓷器。
考古的故事说了两天,或许有细心读者心中存疑:按常理,地面若隆起一座土墩,地下就是一座坟墓,为何在14个土墩下,找出了50个墓葬,难道某个部落遭遇战争或瘟疫,先民成批死去,集体下葬?
大土墩下不知睡了多少人
一座大坟包里埋两个人,这不稀罕,明清时期的夫妻合葬墓常有发现,但这样的合葬墓只有一个墓穴。
那么,历史上是否有这样的墓葬:一个大坟包下盖着数座坟墓?去过北京明十三陵的人会有印象,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封土之下,是好几个巨石修砌的墓室,后殿存放皇帝、皇后棺椁,其他墓室储存各色宝物。此类大型皇陵,只有一个墓室有逝者长眠,也只能算一座墓葬。
被同一个大土墩盖着,众多逝者睡在土墩下的不同“房间”,这样的墓穴,华夏文明中罕见。
考古学者最想发现的先秦逝者遗骨,在浙江可遇不可求。浙江多酸性红土,腐蚀尸骨是把好手。不见尸骨,就没法判定一座墓葬里究竟睡了多少人。
小紫山考古发掘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士郑建明说,这次发掘中,别说尸骨,连一件有机物都没剩下。留存两三千年的有机物往往能轰动世界:比如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女尸,比如西安墓葬中的千年飘香美酒。
这是个家族墓地么?
数公顷范围内,一座挨一座的小山,两三千年前的逝者扎堆居住,有人认为,这就是常见的部落公共墓地。
如果真是一个部落固定的公共墓地,那这个部落绝对牛!最早土墩墓距今3500年,最晚2500年,整整1000年的时间,这个部落竟没有长途迁徙,且子孙繁衍不息。在后世的村落,一个家族在同一个地方繁衍上千年都少见,更别说那个应对天灾人祸能力极其孱弱的年代。
郑建明给出更合理解释,造土墩墓,要选低矮小山的山头,无论哪个部落迁徙至此,小紫山都是最爱,这里是不知多少个部落先后看中的墓地。
同个土墩内,每个墓葬之间年代动辄相差三五百年,祖先下葬这么久之后,坟墓上覆盖的新土早已草木繁盛,后人难以辨认,只把那里当做没人下葬过的风水宝地。
于是,他们将逝者放在土墩顶部的平地上,再堆个土墩。
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挖坑的土墩墓,因不知先祖安眠于此,有人做了“大不敬”的事情,刨开先祖的坟头,挖出七八十厘米深的墓穴,再堆土墩。土墩墓高度一般超过4米,后人挖的浅浅土坑,难深及墓穴,睡在祖先的上方成为他们至死不知的秘密。
就这样,一个个土墩堆起来,又随着岁月侵蚀矮下去,新的土墩再垒起,小紫山再次长高……如此循环往复了1000年。
盗墓贼找墓本事高过先人
14个土墩墓上,有5个上面盗洞累累,其中的随葬器物损失殆尽。
一个长满草木的土墩,过两三百年,我们的先祖就无法辨认它是墓穴。如今,过了足足3000年,现代盗墓贼依然用火眼金睛在密林发现了土层的异样。
日益专业化的盗墓贼仔细辨认,能找出土墩上土壤与四周的细微差别,由此判定3000年前有人在此动土葬人。
不仅能精准找到土墩墓,他们还能大致判定哪个墓中能挖出更多宝物。
12号土墩惨遭贼手,那是最大的土墩,土墩直径有40米——意味着墓葬面积达1200平方米,接近3个篮球场大小。盗墓贼们选择的,就是这样的巨型土墩。土墩堆得越大,说明丧葬越隆重,墓主人身份可能越高级,拥有更多陪葬品。
3000年没被盗墓贼看上
近十年却屡遭贼手
郑建明判定,小紫山所有的盗洞开挖时间不超过10年。
中国的盗墓历史已有3600年,历朝历代的盗墓贼都放过了土墩墓。
浙江商周时代地处蛮荒,墓葬奢华程度远不如中原,土墩墓中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这两类陪葬品,精美度比宫廷青铜器、金银饰品、官窑瓷器差得远,因而3000多年间为盗墓贼们所不屑。
狂热的收藏市场催生土墩墓的悲剧。新世纪以来,原本边缘化的收藏品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市场价被不断炒高。
文物保护人士认为,这类远古藏品不大可能民间祖传,只会是盗墓得来。爆炒这类收藏品的价格,实质是为盗墓推波助澜,是对历史的犯罪。
收藏热,抱着一年升值几倍、十几倍的幻想,盗墓贼丧心病狂,连土墩中市场价几十数百元的残碎陶瓷片都不放过。
宝贝流入民间,缺少专业保存环境,原始瓷裸露空气中,时间一长,美丽青色釉面很可能脱落。
呵护祖先遗物
人人要多留心眼
散布浙江的荒山野岭,周边没有围墙,没有电网,加之文物监察部门和警方人手有限,日夜守护土墩墓不现实。
在土墩墓旁田野中劳作的农民,是盗墓行为最可能的发现者。遗憾的是,多数农民并不知道,没有墓碑,也没有世代传说的小山包顶上,就是土墩墓。即便是看见一堆人围着山头动锄头,也会当做挖草药的视而不见。
省文物局说,为文物保护出份力不难,若碰见一群鬼鬼祟祟的陌生人,拿着各色工具在野外开挖,要多留个心眼。胆大的,可上前一探究竟;若担心人身安全,可选择迅速离开现场,悄悄拨打“110”。
比速度盗墓远超过考古发掘
12号土墩上,有个长1米,宽半米的盗洞,洞内还挖出可供脚踏的凹凸,恰好可容纳一人爬进墓穴。盗洞垂直到底后,盗墓贼们又在水平方向开挖,找寻前后左右的宝物。
盗墓贼的作案过程大致如此:踩点土墩墓后,找个深夜,数人甚至十多人集体出动,你一锹,我一铲,两三个小时就能挖出个盗洞,不管残破完整与否,只要是陶瓷、玉器统统拿走,天亮前走人。
这样的盗墓行动甚是隐蔽:土墩墓都在茂密树林中,此类荒山野岭大白天都少有人踪。
盗墓中的意外事故几率也很低:凭借3000年前的技艺,尚不足以在墓穴中安放机关。盗墓贼们相当畏惧的古墓毒气也少见,土墩墓在地势高的山顶,土壤干燥,不易聚集甲烷等伤人气体。
最让土墩墓受伤的是它的墓室结构:埋葬时不挖坑,也没有迷宫般的多个墓室,只需挖开土墩,器物就躺在一块平地;3000年风雨侵袭后,土墩高度一般只剩2-4米,盗洞的工程量也不大。
正因如此,考古界认为土墩墓是当代中国最危险墓葬。对土墩墓的抢救性发掘,像与盗墓贼的赛跑,蟊贼们往往跑得更快:正规考古发掘14座土墩,耗时4个月,平均每个土墩花费一周多时间;盗取一座土墩,只需一个夜晚。
据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