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大通学堂
辛亥革命的风云,整整一百年了。今天,当我再次走进大通学堂,仍然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位于我家门口绍兴市胜利西路563号的大通学堂,如同一部厚厚的史书,辛亥革命先驱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等,都是书中一个个闪光的名字。
由徐锡麟、陶成章创办的大通学堂,全名为大通师范学堂,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体育专科学校,1963年被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查证,大通学堂在1905年,先是因为徐锡麟得到富商许仲卿的资助,到上海购得枪支弹药运至码头;随后又召集平阳等地会党骨干20余人至绍兴,本来准备用“劫钱庄”的方法筹集军费,后因时机不成熟,未能进行。徐锡麟、陶成章便决定以办学堂为名来掩护革命活动,容纳这批会党人员和枪支弹药。在大通学堂附设了一班体育专修班,招收金华、处州、绍兴三府的会党骨干,来学堂进行短期训练。学堂规定:凡是学员一律都要加入光复会,毕业后仍受本校办事人员的节制。从此,大通学堂成了光复会革命团体联络浙江各地会党的中心。
1906年冬,秋瑾由日本回国进入大通学堂。年底徐锡麟赴安庆,校务由秋瑾主持。1907年7月12日,徐锡麟在安庆不幸遇难,浙江光复会起义接连失败,加之胡道南等人的告密,7月13日,秋瑾等在大通学堂被捕,学堂也遭破坏。1912年1月,陶成章在上海广慈医院被刺身亡,至此光复会解体。
孙中山先生高度评价光复会的革命功绩,说:“新、旧部下皆与有力,其功表现于天下。”对徐、秋、陶三烈士也给予很高评价。1912、1916年,孙中山先生两次来浙江,一次还到了绍兴,分别祭奠了秋、陶两位烈士。
青瓦黑墙平房建筑的大通学堂,原是绍兴府的储备粮仓,所以面积比较大,平面呈中、东、西三条轴线布局,中轴线有建筑三进,东、西轴线各四进。中轴线的第一进是门斗。正上方悬挂的这块“大通学堂”匾额是由已故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题。绕过回廊,是第二进礼堂,也是秋瑾、徐锡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演讲的地方。第三进为平房,共分五间。辛亥革命后为纪念徐锡麟而被辟为徐社。门口悬挂“徐社”匾额,由孙中山先生的秘书田桓所题,现布置为《徐锡麟生平事迹陈列》。
大通学堂西轴线的第二进、三进、四进,在当年都是教室,现辟为辛亥革命烈士遗物陈列室,这里有他们生前用过的物品、往来的信函等。睹物思人,烈士们的精神风貌可窥见一斑。
大通学堂如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树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