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新年伊始,淳安传来好消息:淳安县目前最大的移民建设项目——新安江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六年规划项目实施计划的全部项目基本完成,解决了移民群众“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求医难”等问题。
该项目覆盖全县所有新安江水库移民乡镇和村,涉及生产资源调整及移民再搬迁、人畜饮水、地方交通、农田水利、种植业、养殖业、二三产业、科技推广等各个方面的子项目3401个。
在这些建设项目中,地方交通项目最多,共有1405个。“六年来,淳安建设了196条移民村准四级通村公路、474条机耕路、425条村道得到硬化,还有南浦跨湖大桥等工程,结束了移民行政村驻地不通公路的历史,改善了县域内交通干线受水库阻隔的落后状况,为移民村发展提供了最关键的基础条件。”淳安县移民局局长邵爱群介绍说。
淳安县左口乡、原汪宅乡与县城千岛湖镇一水之隔,但由于新安江水库的修建淹没了以前所有的路,乡亲们进趟城要走了山路再走水路,一个来回需要两天时间。在库区建设基金的支持下,汪左公路及通村公路竣工通车,偏远农村到县城的行程缩短至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这让沿线的亚山村成了县城周边最早、最大的一个蔬菜供应基地,卖菜富裕起来的乡亲们编出了顺口溜:“先修了路,就致了富,移民日子不再苦……”
路通了、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了,一批又一批的种植业、养殖业、二三产业等能带动经济发展的生产项目也都一个个“飞入”移民村。汾口镇的千岛湖中华鳖基地,就是依托六年规划项目中“提升库区移民生产技术”这一子项目带动、壮大发展起来的。现在,这个基地生产的生态鳖已成为千岛湖著名的水产品之一,在杭州、上海、广州等城市很受市民青睐。另外,很多库区移民村一大批茶桑果竹等特色农业和主导产业也乘着东风发展壮大起来。
这些生产项目的实施,给库区移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邵爱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投产期最长的经济林测算,2012年后陆续进入投产期,按效益评估测算,正常投产年产值总和可达22719.74万元,移民年人均增收334.81元。”
一位当年移民到金华婺城区的淳安移民,在回乡看到这几年家乡的变化时,在移民网站的论坛上这样留言:“新安江水库移民和他们的子女们为中国水利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穿越了半个世纪的风雨之后,他们终于盼来了希望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