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23日讯 2011年是我市三年内落实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任务的最后一年,记者从昨天上午召开的2011年市卫生工作会议上获悉,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市将巩固和扩大卫生改革成果,以三大“关键词”扎实推进卫生改革,服务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保障海岛群众身体健康。
零差率,基本药品平均降价约40%
2011年,我市将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嵊泗县实施县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所有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届时,市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均次费用降低,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2010年12月25日,定海区、岱山县、普陀山及临城新区基层医疗机构供应药品率先实行药品“零差率”。记者了解到,实施“零差率”后降幅最大的是抗生素类药,克林霉素注射液从10元降到2.15元,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从15元降到5.7元。其他药品也便宜不少,珍菊降压片下调了2.5元,麝香镇痛膏便宜了一半……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本药品平均价格总体降幅约为40%。
药费便宜了,也造成一些市民随意买药、用药。为此,我市今年还将控制抗生素使用和输液比例,保障群众健康,引导群众合理的就医习惯,有效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
高比率,新农合住院费报销60%
渔农民看病,政府买单。 2011年,我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将从2010年的206元提高至398元,增长48.24%。新农合参保率巩固在90%以上,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率达到60%。全年补偿最高支付限额成年人8.5万元、未成年人9.5万元,达到全市渔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门诊制定项目由原来的11种扩大到14种,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有关病种的覆盖面。提高渔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其住院医药费用补偿平均达到70%左右。
据了解,我市自2009年1月实施新农合市级统筹以来,“新农合”覆盖面不断扩大,受益面大幅上升,补偿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受到我市渔农民群众欢迎。2010年,全市参合群众达54.85万人,参合率达98.16%。在全省11个地市中,我市参合率位居第八位,人均筹资水平列第一位,住院补偿达60%的县市区比例列第八位,总体上受益率较高,受益面较广。
全覆盖,基础医疗上岛进村
在解决“看病难”方面,我市将通过政策引导,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就医,让更多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
今年,我市将确保中央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工程进度,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标率年内达到80%以上。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落实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补助政策。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探索适应基层的培训方式。深化完善悬水小岛和偏远村庄“四加一”卫生服务模式,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在普陀区积极实施以“2+X”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来源:舟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