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爱好者正在焦急等待天象的出现。
浙江在线02月24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
在西湖边看流星成了美好回忆;在杭州市区已经看不到北极星了……近年来,随着杭州受光污染的日趋严重,加上大气能见度降低,尘埃较厚等因素,许多杭城的天文迷们纷纷感叹:“现在,要在杭州市区仰望星空,畅快淋漓地看一回天象越来越不容易了。”
是什么让“看星星”成为一种奢望?怎样才能让夜空回归本来面目?我们又该做些什么?连日来,本报记者展开调查,寻求答案。
[现状]
西湖边看流星雨成了美好回忆
杭高天文社的指导老师林岚至今仍记得那一幕美妙画面:2003年8月深夜,英仙座流星雨爆发,她和天文社的一帮“天文迷”们躺在曲院风荷一带的草坪上,仰望天空,看着漫天流星划过夜空……
曾几何时,由于地域比较宽阔,西湖边成了杭州天文迷们观看天象的绝佳场所,但接下来几年的“观星之路”,却让天文迷们屡屡失望。
2004年10月8日,天龙座流星雨大爆发。在学生的推荐下,林岚带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到三堡旁的一片菜地里观看。可当他们赶到那里时,才发现那里的天空,完全被灯光照亮了,只得无功而返。
2004年12月21日深夜,杭州天文迷张晓特与朋友登上宝石山准备看双子座流星雨,可是,宝石山附近灯火辉煌,使得他们的观星计划也“夭折”了。
随着杭州主城区光污染的日趋严重,杭州天文爱好者们纷纷感叹:“现在,在主城区已经很难找到一块天文观测的好场所了。”
主城区已经看不到北极星
一些上了年纪的杭州市民回忆,就在10多年前,每当夜幕降临,一抬头就能看到高挂夜空的北极星。
如今,随着杭城越变越亮,主城区的天空已经看不到北极星了。
林岚回忆,近年来,随着杭高天文台周边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夜间校园附近的天空越来越亮,要观测到北极星越来越难。
杭高天文台最近一次观测到北极星,距今已有数年。林岚回忆说:“大约2008年冬天的一个黄昏,我在天文台内,对准北极星调试望远镜,突然一束强光打过来,北极星看不到了。”
视野里“失去”北极星,对天文迷来说,不是一个小麻烦。因为,望远镜先要靠北极星准确定轴定位,才能开展接下来的天文观测活动。
现在,给天文台内的望远镜定轴,只能靠指南针了。
云层遮挡,日环食爽约
2010年1月16日,本世纪首场“日环食”上演。杭高天文社的学生们组织起两路人马,一路赶往断桥边,另一路赶往钱江新城。
当天下午3时许,西湖边的断桥上,学生们架起了七八个三角架,支起了长短不一的观测设备。可是一直等到天黑,因为云层遮挡,“日环食”爽约了。
“我们一般不会在杭州搞天文观测。”浙江大学天文协会会长陈秀秀说,“杭州的光污染太厉害,已经没法做天文观测了。”
去年12月,国际空间站预报将在夜空出现。怀着好奇心,陈秀秀接连两个晚上跑到紫荆港的空旷处等候,可由于天空太亮,观测一无所获。
陈秀秀说,紫荆港原来还算是杭州光污染不太厉害的地方,但是现在晚上越来越热闹,施工工地,周边的居民楼,让紫荆港一带也越变越亮。
[原因]
光污染首当其冲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胡景耀研究员,是浙江籍的天文学家和杭高的老校友,他对杭州城市天文观测遭受光污染的现象一直非常关注。
“城市的建设者们应当考虑一下,夜间照明过亮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直接影响了天文观测,那些比较暗的星星受灯光干扰,无法观测。长此以往,孩子们连天上的北极星都不认识了。”胡景耀担忧地说。
所谓光害污染,是人类过度使用照明系统而产生的问题。最显而易见的影响是城市夜空里的星星被众多大厦的灯光覆盖而消失。
林岚也认为,光污染是导致杭城观星难的主要原因,此外,杭城的空气能见度太差,阴天多,也是造成杭城天文观测难的原因之一。
理想的天文观测,需要天气晴朗,没有光污染。
能见度差,尘埃较厚
省气象台专家毛燕军认为,大气能见度降低也可能是导致天文观测难的原因之一。
大气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能见度的因素主要有大气透明度、灯光强度和视觉感应。
大气能见度和当时的天气情况密切相关。当出现降雨、雾、霾、沙尘暴等天气过程时,大气透明度较低,因此能见度较差。
天文观测除了受能见度和天气情况影响外,还与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比如目前杭州的私家车与日俱增,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导致雾霾天气大量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测条件。
[建议]
严控光污染源头合理使用灯光
面对日益严峻的天象观测环境,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杭州的天文爱好者建议:首先,企业、卫生、环保等部门,一定要对光的污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注意控制光污染的源头,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做到防患于未然。
科研人员在科学技术上也要探索有利于减少光污染的方法。在设计方案上,合理选择光源。要教育人们科学地合理使用灯光,注意调整亮度,不可滥用光源,不要再扩大光的污染。
减少光害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做起,如减少天空辉光、减少令人目眩的光线、减少光害骚扰及减少杂乱。
根据不同的光害产生的问题,大家提出的解决方法有:
1、改善固定光源的照射,使其可以准确地照射到需要的地方,而不是向四周漫射。
2、改善光源的种类,使得光波较不容易产生光害问题。
3、重新评估现在的照明计划,使得只有真正需要照明的地方才会受到光线照射,其他地方则尽可能关掉光源。比如,关掉非必要的户外照明系统及只在有人的露天大型运动场打开照明系统,减少光害。
●观星佳地推荐
安吉天荒坪
天荒坪位于安吉县南端的一个偏远山区,海拔高,空气尘埃少。目前,天荒坪人为开发相对较少,山上有一个水库,山下数个农家,天文爱好者爬到山顶,视线所及,黑魆魆一片,鲜有工业用光。
杭高天文社的成员们先后在那里,观看到了英仙座流星雨、天龙座流星雨。美丽的星星划过天空时,学生们发出一阵阵兴奋的呼喊,留下了美好记忆。
近年来,同样饱受城市光污染之苦的全国各地的天文观测者们,也纷纷赶往天荒坪观看天象奇观。
衢州丽水等偏远山区
衢州丽水等偏远山区也是天文观测可以选择考虑的地方。
这些地方,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城市的工业发展比较慢,家居照明、广告、商业产品、写字楼、工厂、街灯及露天大型运动场很少,而一些更偏远的山区则根本没有这些照明设施,很适合天文爱好者观看天象。
●新闻链接
萨克岛被确认为
全球首个“暗天之岛”
“光污染”扰乱城市天文观测,已成为一个全球的普遍现象。北京、伦敦、纽约等世界各地的不少天文爱好者们,发现越来越亮的城市照明,正在打扰了本该属于夜空的“黑暗”。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为鼓励人们减少使用照明系统,全球兴起了“黑暗天空运动”。
最近,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海峡群岛(即诺曼底群岛)中的萨克岛(Sark),被国际暗天协会确认为全球首个“暗天之岛”。
萨克岛非常小,长3英里,宽1.5英里。2002年,岛上居民610人。全岛没有公共路灯,只有一条建于1945年的水泥路,不准汽车通行,可使用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脚踏车以及拖拉机,因此几乎没有一般城市、乡镇中常见的光害污染。
换句话说,萨克岛的夜空真的很暗,一年四季,只要不是阴天,都能看星星,成为全球天文学家的天堂。
国际暗天协会负责人希望,越来越多的城市能学学“萨克岛”,让黑夜恢复应该有的黑暗和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