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钱建民市长在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倾听报告的与会人员,可以从中领略过去5年绍兴的巨大变化,感知今后绍兴的走向。最能印证巨大变化的,莫过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十一五”期间,生活更有保障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和未成年人医疗保障制度相继实施,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最低工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大幅增加;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全部实现集中供养……
“十一五”期间,日子更加舒心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5%和12.1%;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提高到36.6平方米和67.6平方米;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22辆,城乡互联网用户达87.7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建成电气化村1038个、信息化村479个,行政村全部连通等级公路……
正因为有以上种种变化,绍兴人能够更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这座城市才得以相继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报告也不回避“十一五”留下的“遗憾”,例如: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有待健全,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回避”的同义词可以是“正视”,因而,这些方面的积极变化值得期待。
2011年,市政府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目标设定为10.5%,而过去3年设定的增长率均为8%。同时,市政府还将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开工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1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3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30万平方米,实施老旧房改造6万平方米;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420元以上,各级财政补助290元以上;全市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700元和500元……
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尊严指数,应是检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政府把动作落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实际工作上,必然提升了这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也让我们相信,政府还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