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瑾墨迹
|
|
宋教仁赠友人的对联
|
|
林觉民禀父书
|
编者按:1911年10月10日,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的士兵或许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一个举动,竟会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并和其后数年的新文化运动合流,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启蒙的新篇章。
浙江日报讯 辛亥革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大时代,伴随着政治、经济的转型,20世纪初期的中国也是一个文化大转型时期。本报与绍兴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的“辛亥这一课”征集活动发起以来,引起无数人对辛亥的回忆与思索。第一课尝试以当年诗文为教案,从中读辛亥读历史读百年中国,是一个角度,一壶佳酿。
杭十四中历史老师张文星
“可爱哉,浙江潮!可爱哉,浙江潮!挟其万马奔腾排山倒海之气力,以日日激刺于吾国民之头脑,以发其雄心,以养其气魄。二十世纪之大风潮中,或亦有其陆龙蛇,挟其气魄,以奔入于世界者乎?西望葱龙,碧天万里,故乡风景,历历心头。我愿我青年之势力如浙江潮,我青年之气魄如浙江潮,我青年之声誉如浙江潮。”
百年前的浙江爱国知识分子曾经这样慷慨激昂,抒发对乡土的一往情深。因为家乡是祖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描述故土的山川形胜。不仅仅是为了唤起乡情,更是为了激发广大人民的爱国之心,指明对祖国应尽的责任。
今天,我们重读辛亥诗文,亦是相同的旨归。史与诗、学与识、才与情、昔与今的融会贯通,其实是想向大家叙述一个主题:曾经有过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群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守护、在意、传承的精神、传统、风骨,值得我们去重温体会。
这一课我们要讲的就是爱国知识分子,尤其是两位辛亥奇女子,他们不同于历史上那些爱国忠君的封建士大夫,也不同于戊戌变法时期那些彬彬儒雅叩头上书的举人老爷。他们虽然多半出身于封建文化壁垒,然而已经决心与古老的旧中国诀别,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来埋葬统治已达二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也只有他们是自觉地肩负着民族的希望。
在我们杭十四中,就有一位“巾帼完人”顾文郁,她是杭州女校的校长,故事却并不为太多人知晓。下面让我们随着辛亥时期的诗文,一同了解顾文郁,了解秋瑾,了解浙江的爱国知识分子,去解读辛亥那段历史。
顾文郁(1855-1934),江苏华亭人。1883年,顾文郁丧夫,携膝下四个儿子,航海三千里回到杭州。时家益清贫,顾文郁委曲经划,菲衣薄食,含辛茹苦,以至绣工维持生计,三十余年无日不在劳累之中。
顾文郁识书史,明世务、性开朗,故备受亲友敬仰。光绪三十年春(1904年),其小叔钟濂会同杭州教育会人士发起兴办女学,于三月十七日(公历5月2日)正式成立,定名为杭州女学校。为求德彰可以督学者,一致公推顾文郁为校长。顾文郁任职后,严洁规范,内外肃穆,女生相竞入学。后来渐扩规模,立师范保姆科,附高初等小学,学生达数百人,为女校兴盛奠定基础。是当时浙江最早影响最大的女校。
当年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员都是教育界有名的人士,先后延请的有沈钧儒之弟沈蔚文,钱学森之父钱钧夫,名记者邵飘萍及书法家朱牯生等。
顾文郁以“勤、敬、活、朴”四字作为校训,用木制横匾悬于礼堂正中,并以菊花作为校花,以示学生应品行高洁之意。开设的课程是教育改制后的新课程。
在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推动下,顾文郁积极投身于扫除封建恶习的辛亥革命浪潮中。封建时代女子多缠足,顾文郁会同几个时代女性,创立“天足会”,社会各界和女校学生参加。开张之日,全城仕女和教会外宾都来观礼,啧啧赞叹,认为文明盛事。后来苏州仿效,流风远播,缠足恶习从此革新。
多年来,女校桃李满天下,原金陵大学校长吴贻芳是该校第一届女毕业生,原国家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张琴秋、南京地下党市委书记陈修良、著名女教育家斯霞、王晓棠四位女将军、邱爱兹等女科学家均毕业于该校。
当时社会贤达为顾文郁请封,晋给三品封典。后来再呈请内务部专案褒扬,民国政府(徐世昌任大总统)特颁“巾帼完人”匾额一方、褒词一轴、金质褒章一座。这是顾文郁一生辛劳办学的荣典。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彼时比顾文郁更出名的,还有一位奇女子秋瑾。
话说同盟会成立后,不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前赴后继,直接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具体有萍浏醴起义、潮州起义、浙皖起义等。
说到浙皖起义,首先要讲一讲的就是秋瑾。
1907年7月15日凌晨,一位女英雄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她,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32岁。她,就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巾帼英雄秋瑾,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秋瑾反清爱国的革命思想,唤起了民众,特别是妇女解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以及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事迹和精神深深启发了后人。她从小曾说:“人生处世,当医济艰危,以图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其身乎?”心怀大志、反清爱国,顶天立地的巾帼英雄气概。在徐锡麟牺牲后,她写了一首绝命诗,其中有:“痛同胞之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她自己牺牲前夕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秋风秋雨愁煞人”。
最后讲秋瑾牺牲后,孙中山曾亲笔为秋瑾题“巾帼英雄”词,周恩来总理生前为其题词是:“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生为我越东女儿争光。”秋瑾牺牲后,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在杭州西湖西泠桥畔为她修建了烈士墓,在她牺牲地绍兴轩亭口修筑了秋瑾纪念碑,她居住过的“和暢堂”被辟为“秋瑾故居”,出版了《秋瑾史迹》、《秋瑾集》等,以示永久的纪念。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和弘扬秋瑾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保路运动中,四川保路运动的规模最大,斗争最为激烈。成立了保路同志会;提出“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口号;宣布以“保路、废约”为宗旨;声明“川人之极端反对者,不在借款,而在借此丧失国权之款,不在路归国有,而在名则国有,实则为外国所有。”使保路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12日,武汉三镇光复,史称“辛亥革命”。这里要特别注意“辛亥革命”并不等同于“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仅是最先爆发于武昌。
武昌起义使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在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后,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是,它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1912年3月,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篡夺了!
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然而爱国志士们的诗文风采,仍值得今人反复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