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由省工商联组织的浙江民营经济年度论坛在杭州之江饭店举行,这是一场规格很高的清谈会,嘉宾的级别基本是浙江商界的大佬人物,他们谈论的话题,依然是企业界最关心的,比如草根出身的浙江制造业如何升级,比如身处竞争泥淖的浙企如何走出去,当然他们也谈论房价,甚至还给现在的年轻求职者和创业者开了药方。
“穿鞋的”浙商不和“光脚的”拼命
大多数的浙江企业老板,其实对转型升级是“痛苦的”。“企业如果要转型或者升级,这意味着他现在的企业已经处于掉队状态了。”浙江工商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郑勇军说。
论坛的第一场主题讲的就是浙江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嘉宾包括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富通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建沂、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和经济学家郑勇军。
而事实上,浙江的企业也是一路上转型升级发展过来的,无论是华立集团还是富通集团或者新光集团,显然他们的经验更具有可复制性。
但是,如今显然已经不是一个“好运气”的时代了。“初级阶段我们还是靠勤奋,靠拼拼杀杀,靠勇气,也赢得了机遇。”张晓平说,“现在不行了。”
从制造简单仪表电器起家到现在的“资本家”汪力成的看法代表了现在主流的观点。“浙江民营企业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当中能够脱颖而出,在过去的十几年二十几年当中,绝大多数是靠着在网络或者市场营销竞争战略当中的一种优势,极少有企业真正是靠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者是持续的创新能力。”
“好时代”结束了。“原来这些优势实际上在浙江已经不具备了。”汪力成说。
有人把现在的浙商比作“穿鞋的”,“我们不能再脱下鞋,和那些光脚的去拼命。”显然,即使是处在被劳动力等成本要素倒逼之下的浙商,也明白,再也回不到“拼价格”的低端竞争水平上去了。
浙企转型更盼“制度创新”
论坛的第二场主题是有关“创新创业”,请来的嘉宾包括“首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广厦董事局主席楼忠福,巨星科技董事长仇建平还有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史晋川。
有关制度的创新问题是从大家关心的大学生求职难开始的。
宗庆后就直言:“现在大学生一个是好高骛远,但实际上我们教育也有问题,你现在不要说大学生了,就是硕士博士生也不一定好找工作,这方面确实有一点矛盾,但是作为企业来讲也是找不到人才。”
南存辉也有同样感受,“我们现在应该说很多很多岗位特别紧缺,不管是大学生或者是博士生,只要他能力合适的话都可以的,不一定说学历越高就越好。”
找不到工作的很多年轻人开始创业。眼下这些浙江商界的大佬也都是从最基本的创业开始的,不过,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创业环境要艰难得多。
“不管对年轻的创业者也好,还是对现在正在发展的企业来讲,我觉得政府还需要在制度上面多创新。”南存辉说。
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家的理解更理性。“比方说企业做自主创新,你要做新的产品研发,你要投入,你要做新的品牌,你要投入广告等等,而在一个竞争秩序极不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相对欠缺的这么一个社会制度当中,请问有多少企业家愿意冒这个风险?”史晋川说。
显然,在这个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已经整装待发的浙江民营企业老板,更希望能有制度的东风来助他们一臂之力。
据都市快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