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7日讯 餐巾纸用完了、饮料喝光了,只要拿起手机,对着包装上的条形码扫描一下,马上就能了解不同超市同一款商品价格谁高谁低。最近,手机比价软件迅速蹿红,成为年轻人货比三家的有力帮手。
在比价软件中,只需将手机摄像头对准商品条形码,几秒钟后,各个超市、地区同类商品的价格一目了然。(秦羽摄)
对着一瓶310毫升的听装王老吉饮料,记者用手机摄像头轻轻扫描条形码,几秒钟后,手机屏幕就显示出“欧尚3.4元、家乐福3.49元”,再扫描800克的好吃点香脆杏仁饼干,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均价一目了然。“有了这种‘货比三家’的软件,再也不用在不同的卖场间跑来跑去了。”市民王小姐说。
“最近,我们确实碰到一些消费者用手机对着商品照来照去。一开始还以为是竞争对手来做调查,后来才知道,是用来查价格的。”江东欧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内商品都是明码标价,销售人员一般不会阻止顾客查询。
其实,类似于条形码扫描比价的软件在国外相当普遍,但在中国仍属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有近10种比价软件,例如Quick拍、“我查查”、“魔印”等,覆盖了上海、北京、宁波、杭州等30多个省市,可查询300万种商品。不同的比价软件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主要针对超市卖场里的商品,有的主攻图书市场,还有的瞄准不同卖场里的家电商品。目前,比价软件大多是免费的,用户只需支付上网产生的流量费。不过,比价软件对手机适配机型有限制,目前只限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高端智能机。
记者试用发现,比价软件也有一定的缺陷,一方面,部分比价信息并不准确,对热销、促销等价格变动快的商品无明确说明;另一方面,可以比价的商品种类也较为有限,一些非大众化的产品很难比较。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超市、卖场的促销活动较多,而比价软件的开发商与他们的合作才刚刚起步,难免出现滞后或遗漏。所以,比价软件显示的信息只能作为一个初步的参考。来源: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