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3月8日讯 覆盆子是一种木本植物,味道酸甜。
3月4日,大学生村官郑江仙在给覆盆子浇水。丁必裕摄
覆盆子,原是山野乡间的野果,在天台县白鹤镇上联新村,野果被人当成宝,女大学生村官郑江仙承包了20多亩山地,一口气种了12000多株,坚实地迈出了自主创业、带民致富的第一步, 3月2日,在新一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郑江仙高票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
干事业,
要经得起折腾
2007年6月,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郑江仙来到白鹤镇上联新村担任村官。个性乐观开朗,加上敢挑担子、乐于干事,使她很快与村两委干部打成一片,村里大大小小事情少不了她的参与,村民群众一谈到“小郑”,无不啧啧称赞:“扎根农村、安心工作”。郑江仙带着这样的信念,一干就是四年。
“干一番事业,给自己一个交代,给村民一个交代。”郑江仙说,看着身边一个个大学生村官迈进公务员队伍,她毅然选择自主创业,把目光投向广袤的乡野。
2009年5月,郑江仙初步决定种植蓝莓,并承包了40亩土地,挂牌成立“天台县飞鹤蓝莓专业合作社”。但由于蓝莓对土壤的PH值要求较高,她把土样寄到青岛一家大规模蓝莓种植公司化验,向省市相关技术专家请教,得到的结果是:土壤PH值过高,降低并稳定土壤PH值成本高,效果还不一定好。没有办法,郑江仙只得放弃。
挫折扑不灭创业的热情。郑江仙说:“干事业要经得起折腾。”蓝莓种不成了,但选择项目的方向越来越清晰,心里更有谱了。
她“量身定做”为项目定框框:资金有限,投资不能太大;时间等不起,见效要快;良田流转困难,要利用山地;帮带村民是目标,要有较强的可复制性;成功率是根本,农技管理不能太精细。
经过反复比较、斟酌,郑江仙最终选择了投资少、周期短、潜力大、易掌握、见效快的掌叶覆盆子项目。覆盆子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植株定植后的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3至4年进人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20年。它的果实酸甜可口,食用和药用的价值都很高,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
确定项目后,郑江仙1月中旬在上联新村承包了23亩山地,签订了10年承包合同,作为第一期种植基地。
挑不起担子,当不了村官
目前,12000多株覆盆子种苗已全部下地,长势良好,郑江仙天天往地里跑,她说:“土地承载着我的梦想,期待来年好收成。”
项目落地了,压在郑江仙心头的一块石头却没有落地。自己有份事业了,村里留守劳力还没事干;自己致富有希望了,全村人还在期待致富。“挑不起担子,当不了村官。”郑江仙说,这村官要当下去,事业要做大,一定要让村民有事做、有钱赚。
种上覆盆子后,除了在土地流转承包费、雇工劳务费等方面给村民群众带来实惠外,郑江仙有更宏大的蓝图:覆盆子管理粗放,一旦销路打开,适合村民大面积种植。
她计划组建“覆盆子专业合作社”,将上联新村附近的荒芜山地利用起来,向村民无偿提供种苗,帮助技术管理,负责市场开拓,大范围鼓励村民种植。目前,包括上联新村,以及附近鹤楼、山头姜等村的一些村民,主动同她联系,要求尝试种植,她都给予最大帮助。对一些不具备种植条件的农户,郑江仙也有考虑:覆盆子种植规模如果上去了,修剪、施肥、采摘等日常管理需要大量用工,农户就可以到果园里去上班了。
自己富,才能带领大家富
目前,天台县委人才办筹资3万元,作为大学生村官创业专项补助经费,支持郑江仙创业;县农业局派出首席农技专家,多次到覆盆子种植基地实地踏看,提供技术指导;白鹤镇将“整修水库、解决种植基地灌溉问题”列入政府年度计划;县供电局也正着手解决种植基地的农电配套问题。这些都为郑江仙创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自己富,才能带领大家富;做大一个产业,才能带动一批人。”郑江仙说,当务之急是把事业做大做强,她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0多亩,形成一定的产业效应,并建立覆盆子采摘游基地,发展旅游休闲等配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