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绍兴3月9日电 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已过,俗话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万物复苏,动植物都进入生长期,水产养殖业也开始进入育种育苗、种苗放养时期。
3月9日,由省海洋与渔业局和浙江日报举办的“科技进园区,服务促增收”活动在绍兴举行,为全省各地水产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送去了“及时雨”。来自省海洋与渔业局、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专家与养殖户们一起,进园区、讲发展、话丰收。
专家送来“及时雨”
会议室里,100多位来自全省各地的水产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正在认真听课。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陈宗尧说,尽管正值农忙时节,但是了解到本次活动不仅有最新的渔业养殖业政策、各种新型技术,还有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培训等,他们放下手中的农活,赶过来“充电”。
本次培训从今天起,一直到3月11日结束,培训的内容包括《浙江渔业发展重点和现代渔业管理理念》、《现代渔业园区项目建设管理要求》、《现代渔业园区创建要求与实务》等近10个课程,最后还要进行考试,课程安排很满,每天从早到晚都要上课。
这么多课程,对于长期没有坐下来认真上课的养殖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到了培训现场后,记者发现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尽管参加培训的养殖户,有的已经四五十岁,有的是二三十岁,年纪差距很大,而且来自不同地方,但是他们听课都很认真,有的不时拿出手机拍下专家们讲课的幻灯片,有的埋头记笔记。
“现在养鱼越来越讲科学了,懂不懂技术,同样一亩塘,效益差好几倍。”养了数十年鱼的绍兴县孙端大畈渔场场长夏云祥说,现在养鱼正赶上好时候,他们合作社加紧筹划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专家的讲课比春雨还来得及时。温州苍南县明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加育,一直低着头,认真地记专家的讲课,还不时地翻讲课资料对照。他告诉记者,最近,他一直在自学养鱼技术,但是不少内容看不懂,如今有专家讲课,以前看不懂的资料,总算看明白了。
看到养殖户们的认真劲,负责安排培训的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何中央松了口气。由于时间紧,任务多,原本以为春耕农忙季节,要组织全省养殖户们过来不容易,想不到发出邀请后,大伙儿都积极响应,而且面对这样高强度的培训,听课还这么认真,看来,感受到科学养鱼好处的养殖户们观念的确转变过来了。
现代园区开眼界
作为本次“科技进园区,服务促增收”活动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地参观已经建成的现代渔业园区——位于绍兴县滨海工业区内的绍兴县绿源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
杭州湾畔的江风让人感到丝丝凉意,却完全没有影响养殖户的热情。专家们描述的现代渔业园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大伙儿正准备好好参观,好给自己准备建设的现代渔业园区做个参照。
这个水产养殖面积超过2800亩的园区内,13万多平方米的养殖温室、中华鳖繁育基地、观赏鱼繁育基地、大型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渔业养殖设施,让养殖户大开眼界。“想不到水产养殖也可以像办工厂一样搞。”桐庐香山水产专业合作社社长李荣强说,从今年起,他们合作社也将启动现代渔业精品园区建设,其中水、渠、电等基础设施已经开始施工,希望将这次参观的内容作为借鉴。
更让养殖户们感兴趣的是,该现代渔业园区内的养殖新技术。在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指导下,一种新的养殖技术——虾鳖混养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显示出很好的经济效益,每亩可以增收千元以上。另外,底部鳖鱼混养技术、大棚设施养殖技术等新技术大规模运用,也引起大户们关注。
懂不懂技术,效益差好几倍。绍兴县绿源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国才的介绍,让养殖户们再次体会到发展现代渔业的好处。这个2800亩的园区,年总产值超过了1.1亿元,平均亩产近4万元。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水产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绍兴县兴隆水产专业合作社社长何兴龙说,“参观了现代渔业园区后,我们更加感觉到,省海洋与渔业局专家说得对,今后,现代渔业不再是传统的行业,而是变成以现代生物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行业。”
期盼更多新机会
随着现代渔业发展步伐加速,人们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养殖哪些鱼效益好?今后几年养鱼会朝哪个方向发展?现在有哪些最新的养殖技术?活动现场,许多水产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纷纷向专家提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养殖户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现场的领导和专家也不含糊,对农民提出的问题一一回答,原定半个小时的互动时间也一再延长。为了让养殖户们更详细地了解最新的渔业发展状况,省海洋与渔业局和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还将数百本《2011年浙江省渔业重点推广品种和技术》手册赠送给他们,同时在现场发布了今年的10个主推品种和5项主推技术。
有不少农民觉得现场咨询不过瘾,还要求留下专家们的联系方式。夏云祥说,目前,他们合作社已经投资改造565亩内塘,建设标准鱼塘,但是还有2000多亩外塘,由于水域条件限制,还没想出办法运用现代养殖技术,这次正准备向专家咨询一下,如何提高外塘养殖水平。一位来自青田的水产养殖大户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能随时得到省里专家的指导,希望你们能常常组织这样的活动,也希望专家能经常到现场来给我们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