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府昨日透露,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这是浙江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也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
省发改委副主任、省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姚作汀说:“这意味着浙江在转变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上拥有了先行先试权。”
义乌试点的发展目标得到明确,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率先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义乌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
解读
周晓光:梦想成真
210万义乌人都会高兴
昨天,远在北京的她笑称自己的手机几乎被打爆,连吃晚饭的时间都没有,她用四个字形容自己的心情——“梦想成真!”
周晓光已是连续第八年参加全国两会,递交过300多个议案和建议。2009年3月9日,全国两会浙江团的讨论会上,她说自己“鼓足勇气”向温家宝总理提交了设立义乌国际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议,温总理高度重视,转批给商务部具体研究。
后来,她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反馈,说有关部门已在研究这份建议的可行性。当年10月,浙江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开展“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请示。
“我相信,近210万义乌人(其中外来人口135万)都会为此高兴!”周晓光说,这意味着义乌将突破现有的种种制约,享受特殊政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几十年前从诸暨贫穷山村到义乌经商的周晓光,本身就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从小到大的见证者。她从肩挑手提练摊开始,成为拥有上亿资产、中国饰品行业的“大姐大”。
义乌外贸模式面临哪些难题?
既然是国际贸易改革试点,自然是要当改革排头兵,试着解决经济发展模式,管理体制上的弊端。那么,义乌的外贸模式,究竟面临哪些难题?
长期关注义乌模式的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柳宏志博士归纳了四条:
一是小商品外贸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大型设备出口,打开集装箱验货不难,而义乌出口的小商品,一个小饰品集装箱里动不动有几十万件,查验起来就困难了。别有用心的人试图在集装箱里夹带文物、军火等。
二是低价的小商品走出国门,容易被状告侵犯知识产权或是遭遇反倾销诉讼,遇上此类突发事件,义乌还没能形成一套高效的协作处理机制。
三是外地的贸易公司或中介代理在义乌大量开设分支机构,他们超出义乌政府的管理权限,导致出口公司恶性竞争,杀低出口商品价格。
四是义乌的行政级别不过是县级市,按县级市标准配备的海关、出口检验检疫力量难实现商品在义乌的快速通关。
义乌全方位服务能力升级确保九大任务实现
为实现九大试点任务,国家要求在优化国际贸易发展环境、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构筑区域合作优势和新型公共服务体系六方面予以保障。
可以预见的是,义乌这座城市的全方位服务能力将升级。
1.建立新型贸易方式
建一个出口大平台,所有的出口小商品在平台集中,由平台出面,和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大采购商做生意。倚仗大平台,中国商品抱团出口,侃价时就有底气;国际大采购商可一次性采购海量商品,而不是卖袜子谈个合同,卖喇叭再谈个合同。
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加工贸易出口,赚的只是微薄的代工费,今后通过义乌销往国外的,多数是具有自主品牌,且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3.加强义乌市场建设
今后的义乌,能买到的不光是小商品,棉纱、铜铁、大机器,或许都卖。
4.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
用前沿IT技术,让商品走最短路程,花最少时间和汽油,抵达用户。
5.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这是针对小商品生产商,在地皮紧张、工资上涨的义乌,再靠打人海战术、拼低成本造出口产品的路已经走不通。据测算,东南亚一些国家生产低端产品的成本比义乌低60%。新一代义乌制造,倚仗的应是品牌和科技含量。
6.开拓国际市场
有人戏称,义乌人的贸易伙伴多是黄皮肤和黑皮肤,白皮肤的欧美市场,将是未来义乌商品的开拓方向。此外,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已运行,而义乌小商品在东南亚占的市场份额并不算高。
7.加快“走出去”步伐
正如义乌小商品交易城在中国遍地开花,走出去就是把义乌的商贸模式输往全世界,可以在国外开义乌小商品城,也可收购现有的营销网络。
8.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金融危机证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让义乌企业受制于人,经营风险大。今后,既出口,也重内销,不仅能“把鸡蛋放入两个篮子”,也能拉内需,让国人分享义乌名牌。
9.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
不断攀升的反倾销案、特保案、知识产权诉讼是加入WTO后,全中国出口企业头疼的问题。充分利用WTO游戏规则,找到一套应对洋官司的办法,义乌要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