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俞佳友:扎根山区务实为民的“省城来客”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俞佳友,浙江日报地方新闻中心记者,2009年2月被下派到青田县万阜乡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在一年多时间里,他扎根山区,与民为亲,用一颗赤诚的心回报着一方百姓,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以来,先后获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浙报集团爱心奖、省直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青田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牢记党性宗旨,心系民生为百姓谋福祉

  他家住省城杭州,却工作在穷乡僻壤;他是浙江日报的优秀记者,却担任着青田县万阜乡的党委副书记;他一脸的黝黑,却怀有一颗赤胆忠心……这就是百姓心目中的老俞,俞佳友。

  在俞佳友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作为一名优秀记者的满腔热情和优秀素养,更看到了一个对党忠诚,时刻牢记为人们服务,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真心待民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

  一个城里的记者到农村挂职锻炼,是像浮萍漂一阵子就消失,还是老实放下“书生架子”,快速融入当地生活,切实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俞佳友,以他踏踏实实的行动,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呆得住,融得进,有作为。”说起自己的好搭档和副手,万阜乡党委书记季焕平这么感叹道:“你们信不信,我和俞佳友一起进村,同他打招呼的村民比我还多……”

  作为一个新闻人,他具有敏锐的嗅觉,满腔的激情,执着的意志,职业的素养;作为一个社会人,他又具有勇敢的担当和火热的心肠;而作为一个党员,他对党忠诚,服从大局,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做到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记协网的一篇文章是这样评论他的。

  深入基层实际,带头示范为群众解难题

  2009年2月26日晚,蒲州村村两委召开会议,研究解决797位村民的喝水难问题。这是俞佳友第一次参加村两委会议。面对资金短缺等困难,与会人员大多没了信心。前几届班子也都想办成这件事,但最后都因一个“钱”字而不了了之。眼看这次事情又要“黄”了,军人出身的俞佳友“咚”地一声站了起来。“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这是考验我们村两委班子的一场硬仗,每个人都不能当逃兵!”俞佳友不停地给村两委班子打气:“至于资金问题,我们可以到上面争取,请我们集团支持……但最关键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力更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顿时,大家的劲头又鼓了起来。

  俞佳友和乡领导在积极筹措资金的同时,和乡、村干部一起,带领村民在山路上挖沟铺设水管,建造蓄水池。听说新来的指导员没日没夜地干,鞋子磨破了,手上打起了血泡,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也赶回来加入了战斗。2个多月之后,工程竣工了,村民们从此告别了断水的日子,在家中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自来水了。

  万阜乡是我省欠发达的贫困山区乡,8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的8776名村民,散落在海拔500多米高的大小不同的山坡上。全乡有近四分之一的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2500元,许多村民过着“吃粮山坡上种、喝水田沟里挑”的生活。这里没有工业,村民们靠天吃饭,缺乏农产品产后加工处理、流通渠道和专业化合作组织引导。

  “要因地制宜,结合空气好、气候宜人等优势,发展高山效益农业和养殖业”。面对这一现状,俞佳友认为,授人以鱼,仅给一餐之饭;授人以渔,可得终身之技。在和村里干部群众进行多次的商讨后,这一建议得到了乡村干部、村民的认同。

  在俞佳友的带动下,2009年,蒲州村在原有杨梅100亩的基础上,再种植杨梅200亩,新增200亩经过品种良种的高山蔬菜,主要是刀豆、四季豆、黄豆、蒲瓜等高山效益农业项目。同时,他还利用村里的特色干菜商行进行蔬菜加工,然后统一包装出售。很快,村民们就从中尝到了甜头。

  华朝清的杨梅收入超过5万元。“这都是俞指导员的功劳,不然,我们农民哪知道种杨梅能发财呀!明年还要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多赚点钱。”说起2009年的收入,华朝清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对俞佳友说着感谢的话语。

  村民朱香釵的2亩田原本和以往一样种水稻,俞佳友在和她交流分析后,她决定将一亩田改稻田养鱼,另一亩田种植高山茄子。今年的高山茄子就增收3000多元。“咱农民呀!最缺的就是信息和技术。俞指导员给我带来的正是这些东西。咱们家多亏有了他的指点。”憨厚的朱香钗逢人就夸。这一下,村民们种高山蔬菜的积极性上来了。

  发挥专业特长,挥斥方遒为发展添动力

  今年5月,长达一个月的阴雨天,使万阜乡不少农户种植的茄子、辣椒等蔬菜纷纷发病。俞佳友和郭海伟乡长对发生病虫害的蔬菜现场观察后,他马上利用跑农村线记者的身份,联系上县农业局农技人员,询问蔬菜造成病害的原因。第二天他便带着农技人员赶到乡里,现场指导农户如何喷洒农药、如何防治病虫害等技术。两天后,发病的茄子、辣椒等起死回生,为村民挽回了数十万元的损失。

  去年12月5日,高山蔬菜品牌“刘基菜园”商标进入公示期,俞佳友及时通过各种渠道托人催办,省质监局第一时间为村民办好了高山蔬菜进超市所需的条形码。“刘基菜园”商标成功注册并于今年4月1日投入使用后,干菜加工商胡从良在意大利开出第一家干菜销售店,将万阜乡的干菜远销到了欧洲。俞佳友及时在《浙江日报》上发了篇消息,不久青田县城又开出了第二家干菜连锁店,扩大了“刘基菜园”的知名度,最近还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目前,万阜乡的高山蔬菜已经成为温州市“菜篮子”的后方基地,今年可让万阜乡农民产值达到600万元。

  18岁的村民夏明明患骨癌后,家里因为困难准备放弃治疗。俞佳友把身上仅有的1500元掏出来给了夏明明,但他深感个人的力量对夏明明来说微不足道,只有发动社会力量才能帮他度过难关。于是,他和今日早报联系,发动社会各界人士为夏明明捐款。他写出了《妈妈,我想活下去——18岁男孩发出生命的呼唤》等报道,引起较大反响,各界人士纷纷解囊相助,在生病挂盐水的俞佳友女儿也给夏明明捐了200元压岁钱。到去年底,夏明明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11万多元。现在,不仅有上海的朋友与俞佳友下乡的特困学生结对助学,还有俞佳友小区里的好几个邻居,也要求带小孩与万阜乡的贫困学生结对助学。

  仅今年2月份以来,俞佳友就在《浙江日报》要闻版上发表20多篇稿件,为山区脱贫致富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民扶危解困,公仆形象为干部树标杆

  万阜乡是青田县最偏远的乡镇,素有“青田西藏”之称。从乡到县城的盘山公路有85公里长,全天只有一班中巴车往返,晴天一趟要开3个多小时,雨天如遇塌方等就会交通中断。乡里只有一辆公车。俞佳友当初是开着自己的私车到万阜乡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俞佳友主动把自己的私车变成了“公车”,除了自己下村使用,去年以来,他接送乡村干部、村民到县城办事230余次,行程69000多公里,光轮胎就换了好几对。

  今年1月31日,村民吴如花即将临盆生子,得赶紧送县医院。可已错过了中巴车的时间,乡里的车子又外出了。看着妻子疼痛难忍,吴如花的老公心急如焚。正在此时,俞佳友听到这个情况,当即把她扶上车。4个小时后,吴如花在青田县人民医院顺利地产下一个胖小子。俞佳友的热心帮助让这一家人又感激又感动。

  回想起今年4月14日发生的一切,送鱼人谷云彪夫妇至今还记忆犹新:大雨过后,北山往万阜乡3.5米宽的通乡公路峭壁上突然发生了山体滑坡,万斤巨石挡牢谷云彪夫妇运送400多公斤、共1万多尾田鱼苗的货车。俞佳友和乡长郭海伟叫上20多人赶往塌方现场,冒雨用钢管、木棒撬开“拦路”巨石,一个多小时打通通道。谷云彪的爱人流着热泪:“要不是你们赶来把路打通,我送的鱼都会因缺氧死掉,损失少说也有一万多元。”

  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基层为党员作表率

  俞佳友初到万阜乡时,乡里给他安排了一间宿舍,但当他了解到乡里原先的办公楼是危房、现在租村民的房子办公每年要花两万多元时,就和乡里一个叫刘依容的小伙子挤到了一块。房间是顶层,夏天特别闷热,没有厕所,也没有空调,一台电风扇还是他从杭州家里带来的。书记和乡长过意不去,几次想给他换个单间,但俞佳友总是不肯:“目前乡里困难,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吧。”

  不能经常回家看望妻儿的俞佳友,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了身边的人。俞佳友把万阜当成家,视村民为亲人。刚来的那会儿,不管白天黑夜,农户的家中抑或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俞佳友和村民交谈的身影。由于白天部分村民下田劳作或打零工,很难和他们见上面,俞佳友就利用早晚和周末入户走访,采取“村民回家他上门”这一办法,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90个自然村,只要有人在家的,他都上门走访过。“我还没见过这么热心肠的人,不管什么事他都肯帮忙。真是难得的好人呀!”村民华光浪竖着大拇指告诉记者,俞佳友比自己的亲戚还要热心,帮了他不少的忙。现在,俞佳友每次去走访蒲州村下垟自然村89岁的钟老太时,行动不便的老人都坚持从二楼下来,硬要将他当成自己的“孙儿”。

  周末和晚上,他去得最多的地方是乡敬老院,那里住着40多位老人,他几乎每周都要去看望一次,同他们谈心聊天讲故事。敬老院的有线电视被雷电击坏了收不到节目,俞佳友立马联系县广电局,在青田挂职的郭庆副县长的帮助下,重新为敬老院安装了有线电视。66岁的老人刘化魁兴奋地说:“浙报记者对我们这些老人的生活,真比自家儿女还上心呢!现在,我一天看不到小俞,心里就会想着他。”

  今年2月,任职满一年的俞佳友原本以为能和妻子、女儿团聚了。但万阜乡领导和村民给浙报集团党委写信,恳请俞佳友再留任一年。乡长说:“从内心讲,我们觉得很对不起佳友,这样又要让他与家人分居一年。但我们那儿实在是离不开他啊!”

  在这一年多来的时间里,俞佳友究竟花了多少心血,村民们很难说得清楚,但他们清楚地看到,36岁的俞指导员比刚来时脸更黑了,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作为一个党员,他这种对党忠诚、服从大局、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广大党员学习。“俞佳友同志的事迹非常感人。乡亲们用致富带头人和救命恩人来夸他,我看一点也不过分。”青田县委副书记叶水源这样说。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金平湖先锋:平湖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获表彰
·浙报俞佳友
·为民记者俞佳友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杭举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