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人体受辐射剂量4000毫西弗会致命,短时间内100毫西弗以下没问题。梁津铭 绘 |
浙江在线03月16日讯
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社会上流传着各种猜测和担心,日本核泄漏是怎么回事?危害有多大?本报记者采访浙江大学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副主任盛正卯教授,他为我们作了以下解答。
问:我们知道福岛核电站的爆炸是氢气爆炸而不是核爆炸,氢气爆炸的烟雾怎么会带上放射物质?
答:由于反应堆冷却系统失效后,温度升高,使得核燃料棒部分熔化,混入水蒸汽中,水蒸汽在极高温中会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在释放蒸汽的同时会带出放射性物质和氢气等混合物,当氢气密度较高时,就有可能引起爆炸。混合有纯的放射性物质的氢气爆炸后,就会将其带入大气中,但这些放射性的物质都是微量的。若是核爆炸的话,在瞬间就会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抛入空中。
问:日本向出现险情的核反应堆灌入未经处理的海水,这能起到什么作用?是否铤而走险?
答:按照一般情况,是应该向反应堆灌入淡水,海水有盐分,只适合在危急情况下采用,让冷却系统起作用,铤而走险说不上,最坏的情况是,该反应堆将成为废堆。
问:消息说福岛电站装核反应堆的容器已受到破坏,这个危害多大?
答:若容器损坏的话,放射性物质的泄漏量就会大大增加,但若以液体溶液形式泄漏的话,对周边近距离有很大影响,远距离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问:核辐射一般能传多远?
答:直接的辐射是不能传太远的,如α射线一张纸就能挡住,γ射线传播的距离稍微远一些,但也不会很远,主要的传播方式是空气将放射性物质带到远处,再产生放射性。特别是高层大气可以将放射性尘埃带到很远的地方,但此时密度会降到很低。
问:美军飞机在距离核电站100公里处发现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这是什么东西?美军航空母舰上官兵也受到核辐射,危害有多大?
答:碘131和铯137都是一种不稳定的放射性物质,这里的“碘”与我们生活中用到的碘不是同一种东西,是同一种元素,“化学性质差不多”,但有放射性。“放射性碘”的半衰期为8天,8天以后它的放射性就会下降一半。至于美军官兵受到的核辐射,非常微量,洗一次澡后就没事了。
问:铯137的衰退期是多少?
答:约为30年。
问:有专家说这次核事故会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泄漏”,将会持续一年甚至几十年,您对这种说法怎么看?
答:对核电厂所在地是有这样的影响,放射物质会沉淀下来,对厂房周围的土地有影响。核电厂周围几十公里以外应该是安全的。从近期看,核电厂附近的海域以及海里的鱼类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海水污染的范围不会很大,范围一宽,由于稀释效应,辐射强度就很低,不会对生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尤其对我们浙江沿海,没任何影响。
问:受污染的空气经过长距离移动,其污染程度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答:可以这么说,即便在日本上空,其危害也不大。等到了浙江这么远的地方,早已被稀释了。因为检测仪器是非常灵敏的,增加非常微量的放射物质都能测到。
问:有专家质疑日本有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而刻意降低事故等级,您认为是这样吗?
答:不太可能。因为现在国际社会透明度很高。这次事故应该比美国1979年三里岛核事故的严重程度稍低或相当,国际原子能机构目前定为4级核事故,三里岛核事故为5级(级别越高越严重)。
问:为什么说如果暴露在有放射物质的空气中,首先要保护我们的颈部?
答:因为人的甲状腺最容易吸收到碘,容易受伤害,建议人们穿高领衣服或戴上围巾。若甲状腺已经吸收了足够的碘,就不容易吸收具有放射性的碘131,所以人们吃碘片可以减少甲状腺吸收碘131。
问:如果发生最坏的结果,如何应对?
答:最坏的结果就是发生核爆炸。如果发生这种事情,传到我们这里要好几天,有足够的时间应对。
问:为什么说日本核爆炸是不太可能的?
答:因为已经没有链式反应的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