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7日讯
在宁波金融界有这么一个说法,“承兑汇票”不怕没人要,就怕有人抢。
而且,汇票的真伪不象钞票那么容易辨别,只有到银行才能鉴定,一般人的肉眼根本无法。
有人就打起了歪脑筋,用10万元买了一张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假汇票,层层倒手,卖出了340多万的高价。
宁波经侦支队负责人说,这是宁波首起假承兑汇票诈骗案。目前,涉案的两人已被警方逮捕,昨天已送至检察院起诉。
10万元买来360万元面额的假汇票
涉案的是一男一女,男子姓钟,57岁,小学文化,目前无业,女子姓刘,55岁,初中文化,在鄞州一投资咨询公司上班。
两人都是宁波人,在工作中相识,成了朋友。
去年9月份,两人去了趟深圳,结识了一姓牛的男子。对方自称急于用钱,手中有几张“承兑汇票”可以出手。
回宁波后,刘某又偷偷去了趟深圳,以10万元的价格从牛姓男子处买了一张农业银行的“承兑汇票”。
“汇票”票面额为360万元,编号为02041518,出票人为河南邯郸一商贸有限公司,收款人为深圳一电子有限公司。
刘某拿着这张票去银行询问过,她很清楚,这是一张伪造的承兑汇票。不过,她还是决定把它出手换成现金。
七人层层加码,假汇票卖到340万元
刘某找来了老钟,让他帮忙把这张“汇票”兑换成现金。
老钟联系的第一位买家姓徐,是他的好友。
徐某说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但可以帮他介绍买家,只是事成之后要拿几万元的“信息费”。
老钟答应了。于是,徐某给他介绍了第二位客户。
第二位客户是徐某生意上的朋友,也没有直接买下,而是以“信息费”为要求,又介绍了第三位客户……
此时,“汇票”的价格也从最初的10万元一路上涨。
一圈下来,经过6次介绍,这张“汇票”到了余姚一家贸易公司。
公司信以为真,花340万元买了下来。
拿到钱后,扣除层层的“消息费”,老钟拿了100多万元,分给刘某40多万。
假汇票拿到银行,一切真相大白
去年11月份,余姚这家公司拿着汇票去银行取面额标注的360万元。
银行工作人员一查,发现汇票是假的。
公司赶紧报了警。
今年3月15日,刘某和老钟被海曙警方逮捕,宁波首起假承兑汇票诈骗案就此告破。
目前,两人已送至检察院起诉。
据了解,承兑汇票在宁波民间很流行,很多投资公司和个人充汇票转让的中介人,从中赚取一定的转让费。
警方特意提醒,在拿到一张汇票后,最好先去银行鉴定真伪,然后再支付现金。
什么是承兑汇票
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属于金融衍生品,由银行开出,客户作为承兑申请人,与承兑银行具有委托付款关系。
汇票都有期限,一般3~6个月,只有到期时才能去银行兑钱。如果当客户急需资金时要求提前兑现,银行将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这种做法,术语叫做承兑汇票贴现。因为银行贴现率高,这就催生了民间各种投资公司,互相转让手中的汇票,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