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美人地遗址布了南北120米、东西25米的解剖探沟。(解剖式探沟是指考古时为了解一定范围内的堆积情况而发掘的沟,多呈长方形。)
据考古人员推测:第一排竖立的木桩为最初的泊岸,第二排竖立的木桩为河道被填埋后,新修建的泊岸。第一排泊岸有南北向的枕木,枕木上面是东西向的垫木(像铁轨似的),垫木上面是竖立的木桩。放枕木和垫木是防止木桩在淤泥里下陷。
水乡,在百度词条上被解释为:河多、湖多的地方,以苏州、杭州最具代表性。
4000多年前的杭州也是水乡么?
昨天下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2010年考古成果——在良渚古城东面美人地发现了良渚时期的临河而居的建筑基址和古河道。在河道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片,许多黑陶上刻画有精细的纹饰。
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长江下游江南水乡居住生活模式的文化渊源,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当时良渚古城城外的景象究竟如何?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斌给了一个摸得着的解释,“好比乌镇、塘栖的枕水人家。”
探寻良渚古城的“外郭城”
河岸边,用木板作护岸
在良渚遗址区内,反山、瑶山、汇观山等地出土了大量珍贵的玉器、陶器、漆器等精美文物;2007年,在莫角山发现了大片夯土层和夯窝等建筑遗迹,从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有“中心祭坛”和“中心神庙”的性质,不少人认为这是宫殿,以往生活着王或最高贵族。
宫殿附近怎么可能是孤零零的呢?
在中国古代,都城旁边都会有外郭城,有的作为国都的外围,保护皇宫安全,有的相当于现在的市中心,是主要的居民商业区。
良渚古城外有“外郭城”么?2010年3月,浙江省考古所选择了良渚古城东面的美人地台地进行解剖发掘。
为什么会选择美人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王宁远回答:“一开始,我们在这儿发现了一条长陇,以为是城墙,但这里和城墙不同,城墙是一次性建成的,而这里层层叠叠布着沼泽、台阶、河岸。
于是,考古研究所在美人地遗址布了南北120米、东西25米的解剖探沟,要一看究竟。
河岸边,用木板作护岸
在发掘区的低洼沼泽地附近,发现一排东西向的竖立木板,分布整齐,形成了人工的垂直河岸。
在发掘现场看到,有的木板上还有显而易见的沟,是船只直接停泊在岸边的痕迹,这与目前长江下游地区的江南水乡临河而居的景象十分相似。
在木板下部还垫着横木和枕木,起承托作用,这样的技术,在古代也十分罕见,体现了良渚古城的等级和规格,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良渚古城的营建规模、所花费的浩大的人力物力。
通过发掘,考古研究员初步认识到:良渚古城的东面,原来是较为低洼的沼泽实地,良渚人在修建古城的同时,对城外一定的范围进行了统一的规划。
首先,在沼泽中堆筑起了几条长条形的东西向台地(沿河谷两岸隆起的呈带状分布的阶梯状地貌),在堆筑台地的同时形成了河道水系。
使用一段时间后,为扩大居住地面积,从而,这些长条形的台地,逐渐地被一次次地加高和拓宽。
虽然发掘面积有限,但已经初步揭示出了一幅良渚古城城外,整齐的水街景象。
年代主要集中在距今4300至4500年之间
在发掘中,还发现了以鼎、豆、圈足盘、实足鬶、袋足鬶、宽把杯、罐、大口缸等为主要陶器组合,许多豆、罐等黑皮陶上刻有精细的纹饰,主要有网纹、鸟纹和盘龙纹等主题。这些陶片属于良渚文化晚期。
北京大学C14实验室,通过对发掘过程中的土层样本进行测量,已经测出了十几组数据,年代主要集中在距今4300至4500年之间。
这组数据与陶器类型学特征所显示的年代基本吻合,属于良渚文化晚期,但其绝对年代究竟是多少,还不能下定论。
为什么是城不是村?
在美人地遗址现场,王宁远说:“虽然还不能断定美人地遗址一定是良渚古国的‘外郭城’,但这肯定不是村,至少是一个社群。”
王宁远介绍,村就是一个小小的土包,周围是它的农田。“美人地遗址”是一个长陇,这和一般的自然村不同。
“村和村之间,肯定是一块住宅区,一块耕地区,这对农民耕种来说,时间上最合理。”打个比方,就好比在武林广场上班的人,不愿意住在良渚,希望离上班的地方近,生活和劳动上的时间最经济,劳动效率高。
王宁远说,“而农业生产,更是劳动密集型,种水稻和上班又不一样,一天要往返田间好几次。这样一长陇,大概有3000多米长,周围又没有农田,一定不是村子。就和城里人一样,想要有粮食供应,一定是有人供给的。这里的良渚人可能做工匠。”
在发掘区的河道,还发现垃圾。“当时人不讲卫生,垃圾都扔在河道里,从垃圾上,看不出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但不同的是,这里出土的陶片比其他地区要精美,有很精细的雕刻。”如果是农村地区,只有最高级的墓地里才有,很少见。(据都市快报 记者 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