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潭女子小学堂 潘宇画
1906年,辛亥革命前夕,一批有识之士纷纷倡导新思想,兴办新式学堂。在衢州城东边的樟潭,就出现了浙西地区最早的私立女校——樟潭女子小学堂,开办人是一名女子,叫孙筱卿。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孙筱卿和大儿媳王淑贞、孙女傅乃珍一起执教于该校,傅家三代女子办女校,兴女教,一时传为佳话。如今,101岁的傅乃珍依然身健。3月2日,几经寻访,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百岁老人,重访女校当年遗址,追寻那段百年前的如烟往事。
25年,傅家三代女子办女校,兴女教
84岁的王金山,是衢江区工贸学校的离休教师,离休后一直致力于调查、收集和整理樟潭的人文历史资料,人称“活字典”。说起百年前的那所女校,王老师如数家珍娓娓而谈,为我们揭开了当年那幅生动的办学画卷。
上世纪初,傅家是樟潭当地的名门望族,傅氏家族在日渐富裕的同时,不忘为家乡兴办教育,培养人才。1906年,由傅修龄与另两位乡贤王元成、吴凤翔在上埠头创办了樟潭两等小学堂。与此同时,31岁的傅家女主人孙筱卿也受新思潮震撼,于是在傅家大宅中厅,办起了樟潭女子小学堂,开了女子办女校的先河。孙氏生于世家门第,精通诗文书画,亲执教鞭。台下女童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里满是好奇和兴奋,她们跟着老师一字一句地学着国音字母,清脆的童音飘散在古朴的傅家大院。
女子小学堂以新式教学方法取代了当时盛行的家塾和私塾,开设了国文、修身、图画和女工等课程。初设四个年级,低级允许男女同班,于是出现了许多兄妹或姐弟同班就读的有趣现象。
学堂一律不收学费,公开招生,有志于学的女童优先录取。当时社会还很保守,有钱人家想让女儿认字,宁可从家族里找老师,而普通贫苦农民则认为“送女读书不如养头猪”,因此初期学生寥寥无几,仅20来名。孙氏耐心地挨家挨户上门劝导,后来才慢慢逐年增加。
到民国初年,风气渐开,就读学生越来越多,增至50多人。学堂教务也越来越繁忙。长媳王淑贞,自告奋勇协助婆婆办学,并兼任教员。
孙氏治学严谨,教导有方,学生结业后多数可升入中心小学进而考取省立中学,深得社会好评。于是,在民国十六年(1927年),政府将女子小学堂更名为衢县樟潭第五区区立初级小学,正式列入全县公办学校编制内,每年拨给教育经费。这时的学生已增加到74人。
婆媳俩专心办学,此时,自幼在学堂里长大的孙女傅乃珍已熟读国文,会国音字母,能歌善舞。这一年,15岁的傅乃珍也自愿追随祖母和母亲,加入办学,教国音字母和音乐。
101岁的傅乃珍坐在床上,向记者讲述祖孙三代兴办女子小学堂的往事。
70多年前这所女校的学员苏春美,今年已经93岁了。
傅乃珍女儿罗焕文表演了母亲教的儿歌。
王金山介绍现在还保留的女校教室的墙壁墙基。
寻访百岁老人傅乃珍
阳春三月,阳光和煦,乍暖还寒,车子在乡间小道上不疾不徐地驶着,田野里的淡淡清香沁人心脾。午后时分,车至衢江区樟潭街道塘坑自然村,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傅乃珍的家。
老人正在睡觉。她79岁的女儿罗焕文告诉我们,这几天天气还有些冷,母亲身体有点不舒服,大多时候在床上休息。罗焕文说,母亲今年101岁,身体还不错,每天都要吃一只鸡蛋。除了眼睛不太看得见了,耳朵依然很灵,头脑也很灵清。去年五一节,全家给母亲做了百岁生日,全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都来向她道贺,母亲非常高兴,精神很好,接连两天坐在藤椅里看着一大家子人,眯眯笑着,几次让她去床上休息,母亲都不答应。
说话间,屋里有了响动,进去一看,老人醒了。罗焕文扶着母亲起床,转身去找帽子。同去的乡干部徐晓琴见状对老人说:“奶奶,我来帮你穿衣服。”老人开口说话了,声音轻细但十分清晰:“叫我女儿来穿,当不起的。”老人的敏捷思维和清晰口齿着实让人惊叹。
得知我们的来意后,老人坐起身,微笑着点点头。虽已是百岁高龄,但清秀的五官仍可看出老人年轻时的俏丽模样。我们问老人:“还记得那时你们女子小学堂的事吗?”老人吐字清晰:“国音字母。”
傅乃珍嫁到塘坑之后,还和母亲一起办过学校。当时是在老屋的大厅里办了一年的学,这是她们办的第二所学堂了。老屋的大厅就在现在家的西侧,现在的家本是老屋的厨房间。老屋现在只剩下一个墙角,大致能看出当年的轮廓。
一旁的傅乃珍长女罗焕文告诉我们,母亲育有三子三女。“我们兄弟姐妹的名字都是母亲给取的。”从小,母亲“很漂亮,是个文化人”的印象,就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小时便随母亲到了学堂,母亲上课,她就在一旁玩耍。罗焕文清晰地记得当年母亲的样子:剪着齐耳短发,有一边的头发放在耳后,穿着蓝衫黑裙,白袜子黑布鞋,“就像后来电影里的女学生那样。很漂亮的。妈妈,是吧?”罗焕文笑着问母亲。可能是想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老人也轻声笑了起来。
罗焕文的印象中,母亲教学很严厉,如果学生作业没做好,天黑了还得在学堂里不准回家。对儿女们也一样严格要求。“三弟的毛笔字就是六七岁时跟母亲学的。”每天晚上,母亲忙完一天事情后就备好笔墨纸砚,在清油灯下,把着手一笔一划地教。村人知道母亲写得一手好字,每逢过年或办喜事,都会上门来讨字。“七八年前过年的时候,家里的对联还是母亲自己写的。母亲写的字,就像字帖上印的一样。”
除了教国音字母,傅乃珍还能歌善舞,弹得一手好风琴,她教学生唱歌时,就用风琴伴奏。“我现在还记得母亲当年教我唱的儿歌哩!”罗焕文边说边比划着给我们看,“一个皮球圆又圆,抛到地上团团转,皮球有些硬有些软,当中是个棉花团……”听着70多年前的儿歌,老人微笑着不语,若有所思地望着前面,不知是否勾起了当年的回忆?
那段残立的学堂断垣,无声诉说着百年旧事
在王老师和徐晓琴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衢江区樟潭街道中埠头村圆门口,找到了学堂旧址,也就是昔日的傅家大宅。经过百年变迁,我们已看不出傅家大宅原先的模样,东、北两面散落着几幢后盖的民居,中间种着几畦菜和几棵树,惟有西、南两边留存着几壁断墙。王老师指着北面的巷口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挂着“衢县樟潭第五区区立初级小学”的牌子,周围大约四五百平米均为傅家大宅,学校就办在这里。
民国21年(1932年),76岁高龄的孙筱卿双目几近失明,傅乃珍又许字待嫁,祖孙被迫辍教。其时家道中落,女子小学堂继业乏人,由樟潭区中心小学接管,并派省立八中(现衢州一中)师范班毕业生徐菊英(徐以新的姐姐)、张翠英接替教职。1937年抗战爆发,女子校舍改为陆军后方医院,于是全部并入中心小学。傅乃珍和母亲还在中心小学教了几年书。1942年,侵华日军蹂躏衢州,樟潭沿江五六里及邻近农村房舍全都付之一炬,小学堂也化为灰烬,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
小路深处,一畦菜地后面,静静地伫立着一壁断墙。“这就是当年女校教室的墙壁。”王老师细细地摩挲着,惋惜地说。
这段流淌着岁月光辉的残垣约有两米多高,三四米长,25厘米厚,由青砖砌成。细细察看,青砖质地细腻,泛着幽幽的青光,墙缝细密平直,地上还裸露着十几米长的墙基。王老师说,墙体制作很考究,是用豆浆拌石灰作粘合剂的,而且墙体里填入碎砖后再拌入黄泥浆,非常牢固。用力摇撼,这段经历了一百多年风雨和战火洗礼的残垣竟自纹丝不动。抚摸着清凉的青砖,手心里泛出温暖厚重,耳边似乎飘来百年前的琅琅书声。
在菜地旁的一座黄泥房里,我们见到了苏春美。她家屋后还有几段校舍残墙,北墙正依附着原校舍的老墙。93岁的苏春美曾是小学堂的学员,据说也是目前健在的惟一学员了。瘦瘦小小的苏春美看起来精神很好,正从乡邻处聊天回来,她边开门,边笑着和我们打招呼。老人告诉我们,她14岁那年,父母送她到女子学堂上学,读了两年,后来因母亲去世辍学。“可惜时间太短,没认识几个字。”徐晓琴告诉说,“老人可能年纪大了,记忆有些模糊了,我问了旁人,老人只上了半年学。”尽管如此,这段人生中短暂的时光,还是留存在了老人的记忆中。
老人屋前的那株柳树正吐着新芽,墙角地上青青的野草正蓬勃生长。
百年老校舍。老墙垣。老学员。
在这段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时光隧道前,我们分明感受到了时间这股神秘而勇往直前的力量,清晰地触摸到了这一个个怀旧的支点。这些“支点”,能够以记忆的形式获得比人更久远的存在。在很多年以后,傅家的后辈,樟潭的乡邻,定会在某日的夕阳余晖中,向后人们娓娓讲述……
(感谢王金山先生、徐晓琴女士对本文的大力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