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30日讯
基地“藏”在地下二楼,工作人员说,地下主要是实验室、洗消用房。记者发现,实验室门口贴着一张不大的纸片,写着“核与辐射医学救治基地、日本归国人员放射性沾染检测、洗消”的字样。
穿过这道门,神秘的辐射污染检测流程正式展开。基地副主任、核医学博士程爱萍带着记者体验了一次核辐射污染的“模拟检测”。
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们正等候在门口,“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医生需要穿上特制的防辐射服接待病人。这种防辐射服,最贵的,得4万元一套,全是铅板组成,非常重,和日本福岛50死士穿的一样。”
身为“核辐射污染疑似对象”,记者首先需要穿过一道白色的“拱门”。别小瞧这道门,它其实是核辐射的门框式检测仪。
2秒钟,就在记者穿越检测仪的同时,检测已经悄然开始。“你瞧,现在检测仪‘一声不吭’,亮起绿灯,说明你没有被污染,按照检查流程,你留下联系资料,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回家了。不过,如果检测仪鸣叫,亮起红灯,那说明你可能已经被污染,就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了。”
哪些表面污染可当场出数据
就在说话间,医生拎着一个特殊的“大熨斗”,来到被模拟亮红灯的“核辐射污染疑似对象”记者身边,开始按照记者的身形“绘制”一幅“人体外型图”。
“这是表面污染检测仪,刚才那道‘门’检测的是你是否被核辐射污染;而这个设备,它主要是检测你身上哪里被污染了。所以,我们的检测,需要凌空‘熨’过你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在确认“被污染”,而且是面部“被污染”之后,记者被要求收集鼻咽擦拭物。
程爱萍说,对于表面污染和擦拭物污染的检测,当场就可以给出报告,有需要的病人,会立刻进入“去污程序”。
洗消后还有污染就得住院
如果只是表面污染,通过使用局部洗消剂、淋浴后,病人会再次进行检测,确认无污染后,可以回家休息。如果反复去污还是发现有污染,那说明核辐射微粒可能已经被人体吸收,或者进入不容易去除的位置,需要住院,接受促排放射性药物治疗。
“我们有专门的病房,可以收治这样的病人。”程爱萍告诉记者,因为核辐射微粒进入人体后,会直接产生作用,而不会继续产生辐射,所以,治疗这样的病人,医生护士连防护服都不需要穿。
程爱萍说,目前,医院已开始对机场发现的可疑人群进行检测、洗消、随访。如果此前从日本已经回到国内的市民,需要到浙江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有统计显示,截至3月24日,全国各地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对151人进行了辐射污染检测,其中有3人检测结果异常(含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测的2人)。医院对他们进行了去污等医学处理,以保证辐射对本人和他人健康不会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