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自相矛盾,或李代桃僵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超市对待散装食品生产日期的态度,就像女士对待自己年龄,不愿清楚示人。最普遍的做法是用包装日期代替生产日期。
在欧尚的散装食品区,琳琅满目的的干果、熟食、糖果等食品摆满了货架。记者认真查看了一些散装食品的介绍,发现产品的品名、零售价、产地、等级、规格等信息很齐备,但生产日期却语焉不详。而成袋样品分包装上,大多只标示了包装日期。
在散装茶叶区,记者发现一种“贡菊”花茶,货架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10年11月15日,成袋样品包装上标示的生产日期却是2011年3月13日。这种保质期为12个月的花茶,标注的两处生产日期前后竟然相差了近4个月。
之后,记者在欧尚购买了一些散装“鱼汁牛肉”,打印的加工时间为当天,而货架上的生产日期为9天前,有效期约3个月。“牛肉卖得很好,每隔一两天就会重新补货,不会积压,保质期没问题。”对此,工作人员这样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