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不凡,来源于执著的坚守
一名普通记者,坚守着对农村农民的质朴情怀,坚守着共产党人的责任使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以自身的言行赢得了近万名父老乡亲的信赖和爱戴。
真爱无言,品格自现。在下派浙江省青田县最偏远的万阜乡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期间,俞佳友走遍万阜乡72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头和村落,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解困作为第一要事,把对村民的真情关爱融入笔端,利用双休日和晚上写实事、说实话、诉真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使命。这种精神和作风,这种信念和执著,值得党员干部学习,更值得媒体人效仿。
坚持自己的专长和优势,方能最大限度地为民服务。俞佳友不仅带头凿水池引山泉、送种子治虫害,还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新闻人的专长,两年多的时间发稿230多篇。他的报道,将高山蔬菜输送到山外,又将社会爱心人士引进山来。他手中那支知识扶贫、新闻扶贫、智力扶贫的笔,架起了贫困山乡与外界的畅通桥梁。(3月30日)
人民日报——
贴近才能赢得信任
从记者到农村工作指导员,从省城到山区农村,岗位在变、角色在变,但俞佳友深入基层、沉到一线的工作劲头一直未变,牢记使命、勇担社会责任的作风一直未变,心系群众、爱民为民的情怀一直未变。
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俞佳友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足迹遍及山乡小村,一户不落地走访村民;帮助山村乡亲喝上“和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种上带来致富希望的高山蔬菜;原本一年的任期,他主动留下再干一年,而与妻女团聚的日子,一个月还不到一次。
身为记者,俞佳友满怀激情传递一线声音、关注民生民情:两年间,在指导员的繁忙工作之余,还采写了230多篇新闻稿件,在社会各界激起热烈反响,动员各方力量为山乡捐助款物150余万元。
俞佳友用自己的工作业绩和新闻作品,书写了一名爱岗敬业、作风深入,心系群众、扎根基层的当代新闻工作者形象。
当前,全国新闻战线正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阅读俞佳友,能带来更深刻的启发:“三贴近”、“三深入”无止境,需要不断深入推进;真深入方有真贴近,真贴近才能赢得群众的真信任。
(3月31日6版)
经济日报——
向俞佳友学习
尽职尽责勇于担当
从俞佳友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从业10多年来,他始终对新闻工作充满激情,对基层群众充满深情。俞佳友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体现了特别守纪律,特别有担当,特别善拼搏,特别能奉献的职业精神,是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
(3月31日2版)
中国青年报——
妙笔真心彰显记者担当
为民鼓与呼是记者应有的职业担当,俞佳友给这份担当作了最好的诠释。用一支妙笔,用一颗真心,给那些祖祖辈辈封闭在大山里的农民兄弟送去了希望。两年来,“我与您同心,我与您同行”,这10个温暖的字,随着俞佳友的名片早已走进了万阜乡近万名父老乡亲的心坎里。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俞佳友不仅完美地践行了自我,更告诉每一个年轻同行:一名记者的职业生涯,不光要有长度,还要有厚度。
(3月31日1版)
光明日报——
做党和人民满意
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者手中的笔,到底应该写什么,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眼睛应该盯在哪里,身子应该扑在哪里?对这些问题,俞佳友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精彩的回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就是俞佳友的答案。无论身在哪里,他认真、勤恳的态度始终没变。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他的文字始终没有离开群众的生活。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在为群众谋福利中,实现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社会价值。俞佳友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忠诚于人民,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3月31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