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4月1日讯平安,是民心所向,也是民生之福。
走过近7年风雨征程的“平安浙江”建设,写下了一份精彩的民生答卷:全省刑事发案、信访总量、生产安全事故总数逐年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稳步提高,且始终处在全国前列。
这份答卷缘何如此精彩?
它的精彩,来自于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不懈的“民生为先”执政理念。建设“平安浙江”伊始,省委就顺应广大百姓意愿,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提出“大平安”这一新理念:平安,不仅是治安好、犯罪少的狭义“平安”,还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
“大平安”新理念的确立,使建设“平安浙江”从一开始就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重大民生工程。近7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改善民生投入力度,每年新增财力的七成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不断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稳步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率先进入全民社保的新阶段……
新理念,更打破了旧思维,带来了新思路。建设“平安浙江”过程中,我省各地坚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十分重视对群众性创新做法和经验的总结、提炼,平安建设百花齐放、亮点纷呈,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受惠。
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方面,有舟山市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宁波市海曙区的“社区警务e超市”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有杭州的“和事佬协会”、温州的“综治八大员”等;维护稳定工作方面,有嘉兴、湖州和义乌等地的全员维稳责任制;掌握民情民意、化解民忧方面,有苍南的“五站式工作法”、温岭的民情恳谈会等;治安防控方面,有“柯桥经验”、“鹿城做法”、“义乌模式”等。
目前,全省已有1416个乡镇(街道)、28355个村(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了72258个服务网格。
“平安浙江”的精彩,还来自于我省上下一心、全民参与的平安建设新格局。
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是推进平安建设最根本的依靠。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群众工作的大平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充分相信群众,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平安建设的全过程。同时,积极推广宁波“和谐促进会”、杭州“和事佬协会”等做法,广泛培育和扶持“老娘舅”、“和阿姨”等民间和谐促进力量,使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
目前,全省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成率达100%,规范化建成率达96.4%;城市社区、较大村和规模以上企业综治工作室规范化建成率分别达到96.4%、85%和87.7%。我省群防群治力量实现全覆盖,已建各类应急队伍20597支,共约35万人。
积“小安”,必能成“大安”。如今,“平安浙江”的理念与实践,已渗透到浙江城乡的角落,渗透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每个人心中。由此,不但造就浙江和谐的社会氛围,也为浙江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石。
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省平安办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后必须始终不渝地遵循胡锦涛总书记的“贵在落实、贵在坚持”要求,不动摇、不懈怠,一以贯之地抓落实、强基础、促合力,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浙江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