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舟山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蓝色崛起群岛行:金塘岛上燃起创业创新的燎原之火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在线4月7日讯 正是李子花开的好时节。

  在金塘山潭社区化成寺的门前庙边,一簇簇、一树树雪白的李子花,在阳光下开得煞是灿烂。60岁的刘章定没想到,他家的200多株李子树,如今成了家里的“支柱产业”。而老家在东堠社区的李亚君,趁着大桥开通的春风,在山潭社区开起了美食城……舟山跨海大桥开通了,正在大开发大发展的金塘岛上,民间创业创新的浪潮正变得越来越“冲动”。

  A、致富篇

  刘章定想给自家李子创品牌

  走进金塘山潭社区树弄路47号的刘章定家,一幢两层的小洋房显得很是洋气。刘章定说,这段时间他的主要活计,就是伺候好已经开花的李子树。

  60岁的刘章定种了一辈子的李子树,如今拥有200多株李子树,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李子大户。“大桥开通了,金塘李的牌子又这么响,现在基本上不愁销路。”刘章定说,他毛估估算了一下,去年光靠卖李子,就有五六万元的收入。

  对于李子价格的变迁,刘章定记忆特别深刻。 10多年前,金塘的李子价格大约是几毛钱一斤;可如今,李子的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以前都是我们摘好李子挑到菜场、码头这些人多的地方卖,可这几年更多的是坐在家里等客人上门。”刘章定笑着说,大桥开通了,李子也更畅销了。

  去年7月份,树弄迎来了大桥开通后的首个李子季,结果进出金塘李基地的那条马路给结结实实地堵了两天,“来来往往都是车,很多人自驾到这里摘李子,也有很多人提前向农户预订李子。”刘章定说,去年一篮6斤装的李子曾被卖到200元的高价,村里一些种李子的农户大都有笔不错的收入。“金塘李子出名,树弄的李子味道更是好。”刘章定说,他有个想法:给自家的李子创一个品牌,也可以联合村里的其他农户,走品牌发展之路。不过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希望借着金塘李基地的建立,政府能在这方面助力一把,让金塘李成为老百姓的“摇钱树”。

  渔农民走上一条致富路

  在金塘管委会提供的一份资料中,记者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数据:2010年,金塘的农渔民人均纯收入14528元,同比增长了24.2%。

  和刘章定一样,得益于大桥开通和金塘飞速发展带来的好形势,许多当地渔农民都走上了一条创业致富之路。记者从相关资料中了解到,去年金塘镇实现农渔业总产值2.38亿元。在发展特色农产品上,实现浙贝母种植面积937亩,鲜贝销量690吨,300余亩的金塘李子基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在渔业生产方面,实现渔业总产量20265吨,总产值1.21亿元,养殖产量达1797吨,产值2426万元。

 

   B、创业篇

  大桥开通,李亚君开起了美食城

  今年48岁的李亚君,看上去一点不显老,穿着时髦、发型新潮的她,身上透着一股干练和闯劲。

  李亚君的闯劲,在当地颇有名气。老家在金塘镇东堠社区的李亚君,丈夫是朱家尖人。两人结婚后,24岁的李亚君就和丈夫一起出门,到北京、东北等地搞装修。在外闯荡10多年后,35岁的李亚君看到老家的发展越来越快,于是回到金塘开始创业。

  李亚君在金塘开过舞厅,办起过美容院。看到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后,来金塘的人越来越多,嗅觉灵敏的李亚君觉得做餐饮行业应该能赚钱。于是去年5月1日,她的金李子美食城正式开业了。

  多年的经商经验让李亚君对商机有了敏锐的嗅觉。去年,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后,李亚君发现进出金塘岛的人变多了,于是她瞅准商机,在岛内的山潭社区一个进出岛必经的十字路口附近开起了一家“金李子美食城”。

  之前,李亚君从未涉足过餐饮业,因此刚开店时她也遭遇过种种困难。“每天6点多要起床去买菜,由于不知道行情,所以对菜价估算得不够准确,因此成本偏高了些。”李亚君说,不过经过近一年的历练,她已掌握了岛内的菜价,也知道自己店里每天都得准备10多斤的肉,50斤油只能用3天。现在的她,会对比宁波的菜价进行购买,海鲜则直接从沈家门进货,一来一去,节约下了不少成本。“大桥开通后,到我们店里吃饭的大多是外地人。尤其是李子季的时候特别忙,包厢都得提前预订。”李亚君说,开业至今,美食城的效益还不明显,但她相信今后这家美食城生意会越来越好。

  数据显示:创业的人还有很多

  从2007年起,金塘工商分局登记注册科的副科长倪焜来到金塘工作,他亲眼见证了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前后的一些变化:“来我们这里登记的人明显比大桥开通前多了。”

  倪焜介绍说,2010年岛内新成立企业99户,相比于2009年增长30.26%。其中制造业占42%左右,新成立个体工商户227户,相比于2009年,增长11.2%。新成立的各类饭店、餐饮店,也有24户之多。

  2011年一季度,金塘新设企业26户,同比增长15%;一季度新成立个体工商户61户,同比增长10%。倪焜说,从这个数据看来,接下来像李亚君这样抓住机遇出来创业的人,或许会越来越多。

  C、前景篇

  螺杆业瞄准西堠工业集聚区

  金塘山潭人姚海峰在当地是个有名的螺杆厂老板。 1990年他一个人白手起家,在螺杆业里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终于将自己创办的舟山通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发展成了一家有名的企业。目前,公司已拥有300多名员工。

  由于业务发展快,原先的厂房已明显不能够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因此姚海峰陆续租下别人的老厂房用来生产。“一个占地4亩多的老厂房,三个向别人租来的厂房,现在我的公司一共有四个厂房。”

  姚海峰说,厂房多而分散,造成成本上升,在运输过程中对产品质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当初租下的四个厂房也已经满足不了公司目前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牵头下,他在西堠工业集聚区承包下了28270平方米的土地用来搭建新的厂房。预计今年八九月份,他的公司可以正式搬入西堠工业集聚区了。

  对于即将搬迁到新厂址,姚海峰夫妻俩显得特别高兴。“厂房都集中在同一个地方,有利于统一管理和统一安排生产。”姚海峰的心里有一张蓝图:“接下来要更新设备、扩招人手。”

  姚海峰说的设备更新是指引进数控机床,以先进的设备来缩短工人的劳动支出,从而缩小劳动强度。而扩招人手,则是借助金塘管委会和金塘工商分局搭建的平台,向外面引进技术人才。在姚海峰眼里,未来的路或许会更加平坦。

  多个大项目共迎金塘美好明天

  西堠工业集聚区,让一帮期待有更多发展前景的螺杆产业老板吃了颗定心丸。而金塘的北部围垦工程、疏港公路建设以及沥港旧城改造等等项目,则让更多的金塘人看到了属于金塘的美好明天。

  据了解,去年以来,金塘管委会和镇党委积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共申报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7个,其中工业项目16个,技改总投入达6600余万元,大大促进了螺杆产业的提升和发展。北部围垦工程稳步推进,该项目已列入省“十二五”重点工程,围垦工程项目建议已经省发改委批准,用海规划及海域使用论证已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复,其中沥港渔港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沥港旧城改造项目也取得实质进展,完成一号地块修建性规划初步文本,完成沥港区域沥平、和建两个社区共220亩土地的征用和流转工作,初步拟定拆迁安置政策,完成安置小区地质勘探工作,基本完成建设方案初步设计。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浙江在线】青睐蓝海经济 温台千亿民资“下海”冲动
·千亿民资青睐蓝海经济 温台千亿民资“下海”冲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