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巷居部分倒塌,精美的木雕已“饱经风霜”。
小厅的后半部分,屋顶的瓦片已所剩无几。
浙江在线04月08日讯
再过一个多月,梅雨季节就要来了。冯志学双手交叉放在身后,抬头望着那摇摇欲坠的半个屋檐,深深叹了一口气。过了好一会,他抬起右手摸了摸额头,脸上满是忧愁和无奈。
这座木制结构的老房子叫乔巷居,现在只剩下了一个三十多平方米的小厅。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到冯志学这一代,因为建了新房子,老房子已经荒废了多年。
在义乌赤岸镇乔亭村,像老冯家这样的老房子还有七八处,其中两处还是义乌市的文保单位。这些老房子的境遇,都和乔巷居差不多,大多年久失修,亟需保护。
经过考证,有人认为三国时代的大乔小乔,很有可能是义乌乔亭村人。
>>现状
百年老屋只剩下一个小厅,里面堆满了柴火
冯家的乔巷居,现在只剩下了一个约30平方米的小厅。在小厅的两边,有村民又搭建了几间房子,也有一些年头了。
小厅的屋檐,一半已经塌了下来,屋檐下横梁附近,有很多雕刻精美的“牛腿”,但很大一部分已经腐朽或者破损。
在屋顶的中间,还横着两根冬瓜形状的梁子。冬瓜梁左侧的地上,堆着一捆捆柴火,足足有两三米高。柴火上积满了灰尘,接近地面的一些,已经发霉。右侧,几十根圆木横七竖八地堆在地上。
朱大妈是小厅旁边那些房子的主人,她已经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年了。记者采访的时候,她正坐在小厅前的空地上挑黄豆。
记者试着通过一条仅存的小道,走到小厅里去。
“当心,别往里走了,房顶说不定说塌下来了。”朱大妈大声冲我们喊了起来。
小厅里面反而很亮堂,抬头一看,有一大片屋顶已经没有了,阳光就透过这个“天窗”直射进来,地上满是破碎的瓦片。
记者发现,屋内已有不少“牛腿”被人取走了。
“以前,这房子还是蛮好的。后来,不小心失火,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朱大妈有些伤感地说,她年轻的时候,经常到这个小厅里踢毽子,“这个房子,夏天很凉快的。”
>>危机
小偷频光顾,不少配件被盗走
“那些没有了的‘牛腿’,都是被小偷偷走的。”朱大妈惋惜地说。
在村里,老房子配件遭小偷,并不是个案。
乔巷居几步之隔的“大夫居”,从外观看上去要完整得多。这座建于同治九年(1870年)的房子,是乔亭村为数不多的、保存相对完整的老建筑。
房子建在一口池塘边上,共有六七个房间,窗户和屋檐上都有很精美的木雕。
这座老宅由三户人家共有,76岁的楼福春是其中的一位。她拥有的两间房子,光线不是很好,屋内的一些雕饰已经出现破损。
“这房子是要修修了,你看,外边的花门已经被偷走了。”正在窗口做饭的楼福春指着外面的厅堂说。
楼福春表示,她曾想过把整座房子买下来,修起来也方便。但因为其他几家人不同意,所以就搁置了下来,“这是祖上留下的产业,我们都想保护好,就这样放着不是坏了,就是被偷,也很可惜。”
>>尴尬
想修没钱;有人来收购,又舍不得
“我们乔亭村的老房子,算是附近一带保留得比较多的。只是这么多年下来,塌掉的也不少,现在还剩下的明清时期的老房子,一共有七八处吧。”乔亭村的前任书记冯长营说,他一直比较关心村里的古建筑和古文化,“有些老房子里的物件,像窗户什么的都被偷走了。”
乔亭村现任村书记冯忠明说,村里目前被明确列为义乌市级文保单位的是静思堂和端本学堂,这两处房子现在都保存得比较完好。
但另外那些房子该如何保护,冯忠明觉得很为难,“主要是资金问题,村里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
但村里的态度是,无论怎么样,大家都想留住这些老房子,“也有人带着钱找上门,想收购,出价也不是很高,(每座)最多几万元。我们觉得,如果卖掉,在村里重建可以,要是迁走就不行。你想,这些古建筑要是都被买走了,乔亭也就不再是乔亭了。”
>>观点
老房子最好原址保护
对于如何保护乔亭村的这些老房子,义乌市文物普查办相关负责人的态度是:原址保护,不能迁出义乌市。
“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矛盾,因为一些老房子毕竟是属于私人的,主人有权买卖。不过文物法上也有规定,这些私有产权古建筑的转让,当地政府有优先购买权。”在该负责人看来,拆卖老房子也要看情况,如果有些房子的确年久失修,有毁掉的危险,进行拆卖也是无奈之举,“但不排除有些人是唯利是图,他做这个就是为了赚钱,所以一些保存还很完整的老房子也会拆来卖掉,这就不利于文物保护了。”
该负责人表示,在刚刚结束的义乌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文物部门有计划地增加了一些有价值的文保点,“只是,现在这批名单还没有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