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团购效果好,我也参加了一次,结果吃死苦头。”创业者梁剑(化名)去年上半年在西湖景区开了一家小型精致餐厅,最近他正在重新调整餐厅的菜品和定位,因为去年年底参加的一次团购活动,让这家本已渐入正轨的餐厅元气大伤,差点关门歇业。
乱成团
精致餐厅变成了高级快餐店
梁剑的餐厅位于龙井,靠山而建,一幢漂亮的三层小楼,带一个鲜花盛开的草坪院子,很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坐坐,深受城市小资们的喜欢。人均消费80元。
那次团购,是和一家全国性热门团购网站合办的,梁剑说,朋友介绍的,一方面盛情难却,一方面也想尝试一下这种新模式,于是签了销售合同,在网上卖出1000份,每份套餐卖29元(两人份4个菜),原价138元,相当于打了2.1折。效果真的很好,人气急速上升。
“每天要安排一个人管停车、到路口接人,一个人接团购客户的预约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接60多个预约电话。有点忙不过来。”餐厅门口将近20个车位经常不够用,有时候客人的车实在太多,不得不停到附近的山道上。
团购之前,餐厅其实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顾客群,上座率也能基本让餐厅保本,“搞了团购后,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是门庭若市,但大多数人都是拿券来消费,表面上看起来生意红火,实际上餐厅是在亏本。”亏本还不算,最让人担心的是,大量讨便宜的食客进来,那些本来想进来消费的客人,看到店里人多,点的都是29元钱的东西,都不愿进来了,而那些喜欢“吃环境”的老客人,也不再来了。
后来,餐厅主要在接待团购客人,亏钱做,还得一样服务好,从服务员到厨房师傅,都很郁闷。大家都说,这里有点像高级快餐店了。
“看看人气很旺,其实像人虚胖。拿团购券来的,一般是不会日后再来这儿人均消费80元的。”梁剑做过统计,极少回头客。“开始想亏一点做做广告效益,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到今年1月中旬,大概还剩下300多份套餐没卖出,梁剑觉得再也撑不下去了,向团购网站赔偿了几千元违约金,提前终止了活动。梁剑算了笔账:餐饮业竞争大,利润低,原料、人力、房租等成本约占60%,也就是说,一份138元的套餐,七七八八的成本要80元左右,只卖29元。每做一份要亏50元,如果1000份都卖完,净亏5万。典型的赔本赚吆喝。后来,没有回头客,老客人也不来,那段时间,他甚至萌生了转让餐厅的念头。
“对于我们这种小型特色餐厅来说,几万元的宣传费也是偏高了。”梁剑说,“还好及时叫停,否则赔进去的,不但是几万元钱,还有餐厅的定位和品牌。得不偿失。”
团不团
团购是否带来持续的人气
经历过餐厅的这次生死磨难,梁剑说,团购其实是把“双刃剑”,对于中高档餐厅,第一,绝对要谨慎,因为低价团购会直接拉低餐厅的价格体系,要做回去非常困难;第二,企业要有极强的控制力,比如对成本的控制,对菜品质量的控制,否则会极大破坏餐厅的品牌形象。
“人气是旺了,生意不见得好。”这是杭州两岸咖啡有关负责人对网络团购的点评,两岸咖啡去年也参加过团购活动。
这位负责人说,参加团购,我们有严格的成本控制,低于成本价是绝对不做的。我们发现,团购带来的消费者多数是冲着低价来的,最终并非餐厅的目标客户。
在网络团购中,餐饮类企业是大头,主要目的是跑量。一些热门团购网站上,餐饮企业比例最高,大多是2-4折不等的“超低团购价”。也就是说,很多餐饮企业是在亏本赚人气。
去年10月,拉手网曾在合肥作了一次团购活动,心之语休闲西餐厅原价78元的套餐,团购价只要25元。发起后有1602名网友参加了团购,但两周以后,这家西餐厅就关门停业了。合肥市餐饮协会人士认为,网站以3折到4折的超低价进行团购保证大量人气,这样的折扣率对餐饮企业来说,打击是致命的,最终只能是亏本的人气。对于中小型餐厅来说,这种亏本买卖导致餐厅倒闭也就不奇怪了。
业内专家表示,餐饮企业在参与团购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做团购的目的,也要保证企业合理的利润率,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商家的低价模式。
团团转
不但赔钱,差点连品牌都砸了
团购中得益的永远是消费者和团购网站,只亏不赚的永远是餐厅。
虽然前后只做了不到两个月,梁剑却觉得这次团购很漫长。他算了下,差不多赔上了一个月的营业额。
据了解,餐厅投资了100多万元,光是庭院装修就花了几十万元,而景区的普通小型餐厅,大多数投资在三五十万元左右,所以成本压力会比较大,这也是他当初定位精致餐厅的原因之一。较高的价格,才能保证客人有良好的就餐环境。梁剑说,团购的“超低价”实际上完全破坏了餐厅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