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1日讯
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占浙江海岸线三分之一的台州,将在浙江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海洋为台州人民提供了大开大合、广阔无边的创业舞台。
两会召开之际,海洋经济成为热议话题。
从陆域时代迈向海陆联动时代,台州正谱写一曲蓝色畅想。
背景
台州海洋经济大有可为
这几年来,台州深入实施“主攻沿海”战略,坚持“以港兴工、海陆联动、拓展空间、合理开发”,推动经济发展迈向陆海联动发展时代。沿海产业带从北到南,由西向东,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168亿元,累计开发面积5220公顷,“一线十二点”的空间布局结构基本成型,一张覆盖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的立体交通集疏运网络正成型;以三门核电、台州第二发电厂、玉环华能火电为代表的电力能源加速发展;汽摩及零部件、医药化工、缝制设备、家用电器、塑料模具、船舶修造等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目前,台州拥有可管辖权的领海和内水面积691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30.87公里,可开发港口岸线长96.23公里;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共有601个;海涂总面积约100万亩,成片连续开发潜力巨大,这在全国沿海也是名列前茅。台州港口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港口的岸线长达30.75公里。大陈岛可建30万吨级原油码头,玉环大麦屿和临海头门岛都可建20万吨级码头,三门健跳建设“东方大港”,也曾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宏愿。
科学规划
未来台州港展望
目前,《台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形成了台州较为完备合理的规划体系。《温台沿海产业带台州市实施规划》的“一轴三片多组团”的开发格局初步成型。
在新一轮发展中,省委省政府对台州提出“建设循环经济的示范区、新型城市化的先行区和海洋综合开发体制改革的试验区”的要求,台州将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坚持开发、保护、修复并重,以沿海产业带为主平台,以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区,以石化工业园区、金属再生产业基地、头门港工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基地为着力点,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循环经济为特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台州港的中心港区,头门港成为台州蓝色经济发展的中心点。
台州港临海港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金敏介绍,在长达28公里的港区岸线,能建1到20万吨级的深水泊位,就有86个。如果中期规划里的86个深水泊位全部建成,那么,头门港年吞吐能力则是1.69亿吨,相当于6个天津港。
头门港的优势还在于广阔的腹地。港区22平方公里土地围垦今年将完成;此外,南洋还有一万亩土地适用于临港工业开发。
刚刚通过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明确了头门港的战略定位:头门港将成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龙头、温台沿海产业带重要节点。在浙江蓝色经济圈里,头门港区作为“两翼”中南翼的龙头和中心,被列为重要的港口物流岛和重要能源资源储运基地,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的深水港区。
头门港带动的是760平方公里的台州沿海产业带,将成为连接长三角、浙江蓝色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内陆的重要支点,成为我国内陆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更重要的是,随着头门港的建成,台州港雏形一现,产业转移的趋势就立即显现。台州将利用港口资源引进企业,对原有产业进行重新整合,港口物流、海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将加速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滨海旅游、现代渔业等优势产业将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海洋生物工程、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成为台州经济结构的新鲜血液。
头门港,台州新一轮发展的引擎
大麦屿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心中的“希望之港”,中国航海学会推荐的中国沿海八大避风锚地之一。港区规划岸线32公里,可建1至5万吨级泊位30多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完全有条件建设成为大进大出的大宗货物集散中转港、国际集装箱运输基地。
大麦屿所处的环乐清湾地区,又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这里,集中了玉环等3个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拥有460平方公里的乐清湾,周边企业总数超过2万多家,外贸企业占据多数。依托大麦屿港来建设物流中心,以物流中心建设来促进港口物流,以港口物流开发来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从而将推动玉环迈向海陆联动时代。
再往远看,大麦屿港口物流平台将辐射金华、义乌乃至江西,中转优势腹地可衔接到上海甚至长江沿线的诸多城市,成为长三角和海西两大经济区的连接点。
2010年,大麦屿港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2258万吨,其中集装箱4.2万标箱,分别占据台州港的半壁江山。
“十二五”期间,玉环将完成华能玉环电厂三期、液化天然气储备综合站建设,成为海峡两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区块。
根据台州港总体规划,大麦屿港区是现代集装箱运输支线港,矿石、煤炭、原油等大宗货物集散中转港,对台贸易港及港口贸易中心。大麦屿港将开发成一个兼备水运、铁路、公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集港口装卸及仓储、中转换装、临港工业、现代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
大麦屿港:希望之港,物流天下
天赋良机,台州正逢其时。
在未来海洋经济发展中,台州将搭建好空间集约发展、转型升级、体制机制创新的三大平台。
台州倚靠东海,最大的潜在资源是海洋,最大的比较优势是海洋,未来最大希望也是海洋。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如果把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发展空间将成倍增加。
台州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有五方面文章可做。一是建设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发展原油、煤炭、矿产、粮食等物资储运,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二是建设临港石化产业基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医化园区,建设生态型“绿色药谷”。三是建设国家级汽车船舶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端整车及配套项目、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特色船舶修造等产业,形成年生产100万辆整车、500万载重吨造船能力。四是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军工、省级公司为主,发展再生资源、港航物流、海洋生物医药、装备工业和海洋旅游休闲等海洋新兴产业。五是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开展沿海风电和健跳潮汐电站项目谋划和推进,重点建设三门核电,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
此外,台州依托海洋经济发展之势,继续深化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创建海洋综合开发体制改革试验区,将海洋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来源:台州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