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4月22日讯 职工拥护,企业负责人支持,维权手段日趋丰富……我省各级工会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作为职工权益代言人、劳资矛盾平衡者,作用凸现,大有作为。
最近,嘉兴蒙士特服装有限公司四川籍员工唐丽拿到工资单后发现,工资比上个月涨了280元,每个月能拿到2500多元,心里乐滋滋的。“物价涨得快,厂里听了职工的意见,主动加了工资,这多亏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唐丽说。
工资协商为劳资双方建立了一个平等对话和沟通的平台。目前,我省初步形成了企业协商重点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行业协商重点制定统一的工时和工价标准,区域协商重点解决职工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协商谈增长、行业协商谈标准、区域协商谈底线”的工资协商模式。
体面工作,不仅是工资要涨,职工的本领也要“涨”。德清县总工会已在15家企业建立职工技能培训学校,并成立培训中心,先后为7497名一线职工进行电工、车工、机械工等22个工种的技能培训,1375名职工得到技能晋级。
截至目前,我省各级工会共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300余个,特别是为农民工提升技能素质创造了条件。据统计,过去一年,各级工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51万人次,其中免费培训36万人次,有8万多名职工通过培训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近年来,省总工会还致力于创新工会组建模式,通过组织村、社区工会、商务楼宇工会、农民工集中租住地工会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农民工纳入工会组织。如今,我省市、县(市、区)两级工会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已全部建立,部分镇(街道)和企业建立帮扶站点,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工会和企业4级帮扶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