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为杭州的人才做好公共服务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正因为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为人才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的作用就更显重要。令人欣慰的是,杭州市人事局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杭州人才市场,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积极拓展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谱写了一篇辉煌篇章。2010年,成立于1984年的市人才开发中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2008—2010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单位”;成立于1988年的杭州人才市场再次被省工商局授予“三星级文明市场”。

  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就业:毕业生接收量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队伍涌向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压力逐年加大,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高校毕业生又是现代化建设中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也是高校毕业生及其家庭增强就业信心的定心丸,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自打破统包统配、指令性派遣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把毕业生逐步推向市场以来,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在抓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就业协议鉴证、报到接收、就业调整、档案接转等基础服务的同时,为大学生们做了很多工作。2003年开通省内第一个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专业网站——杭州毕业生就业网,并与全国250余所高校网站链接;2004年率先在省内发起建立大学生毕业实习基地;从2007年起,每年举办下沙高教园区大学生模拟招聘大赛,帮助10多所高校的数万名毕业生提高就业应聘面试的技巧,还向在杭高校困难家庭毕业生发放“就业一卡通”;2008年起,联合共青团杭州市委启动了“千名宏志学子就业帮扶工程”,对符合条件进入该工程的大学生,从进大学校门起就开展系列帮扶活动。

  2010年,市人才开发中心根据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继续着力完善和深化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促进毕业生供需交流,积极搭建毕业生供需交流平台,全年举办公益性高校毕业生招聘会14场,组织企业参加校园招聘会6场,共提供大学生需求岗位6.3万余个。此外,还首次组团赴名校招聘高学历毕业生。

  同时,积极推进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市县两级联动、发布共享、就业情况即时统计,并在改版的“杭州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网”上开通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网上招聘服务,发布集市招聘、校园招聘、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和大学生创业企业招聘等信息,共发布应届毕业生网上招聘岗位信息1万余条。

  对于就业确有困难的大学生,在总结前几年帮扶情况的基础上,与市劳动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杭州市生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建立起联动、协调推进的长效帮扶工作机制,对毕业离校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杭州生源毕业生进行调查摸底,为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公共服务。据介绍,2010年度登记的未就业毕业生,通过指导和推荐,已经全部落实就业单位。而杭州市千名宏志学子就业帮扶工程,更是在举办促进就业恳谈会、暑期实习岗位推荐会等活动的基础上,设立了“宏志帮扶基金”,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每年由移动杭州公司出资30万,用于宏志学子的资助、奖励。通过帮扶,2010年毕业的宏志学子就业率已达96%。

  为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在进校园开展就业政策解读、就业形势分析讲座等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上,组建了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专家指导团,已聘请65名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员、企业HR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类专家、自主创业典型、政府相关部门就业创业促进工作负责人、社会创投风投机构专家为指导团第一批导师。导师们将走进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全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政策、准确定位、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经过各方努力,2010年全市共接收非师范类毕业生64373名,比上年增长7.2%。其中杭州市区40521名,五县市及萧山、余杭区23852名,毕业生接收量创历史新高。

  增强人才对杭州的归属感

  让流动人才无后顾之忧

  人事代理是该中心的重要服务窗口,是为流动人员和各类用人单位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多年来,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不断扩大服务对象,增加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形成了单位人事代理、个人人事代理、流动人员户籍挂靠、党组织关系挂靠、毕业生就业、职称评定、人事证明、人事档案相关政策法规咨询等系列化服务。

  在服务对象上,如今的人事代理,其服务对象已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流动人员扩大到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如针对暂未就业的本市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中心无偿地为他们提供人事档案代管服务两年;针对来杭发展而又未落实单位的外地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该中心提供了“先落户,后就业”的服务,他们的档案、户口可转入中心托管,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服务内容上,该中心不断开拓创新,为广大流动人员提供内容丰富、办事方便的服务。如在办理流动人员录用备案、人事关系接转、职称评定申报,出具各类人事证明及档案材料公证等各项服务的基础上,开通网上远程阅档和查询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2010年,该中心还面向人事代理单位,开通网上人力资源法律咨询平台,聘请人力资源法务专家为常年法律顾问,形成一般问题网上咨询、个别问题电话咨询、普遍问题上课讲解三结合的咨询服务模式。

  在服务方式上,为进一步延伸人事代理服务,该中心先后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师范学院、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和《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等13个单位建立了人才工作站和分中心。为推动这些工作站、分中心各项业务的开展,该中心还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组织业务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业务指导;对业务量大、人手不足的工作站,中心还派专门人员上门给予具体帮助,受到了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极大地方便了用人单位就近办理业务。同时,对在中心托管的人事档案,全部实行计算机系统管理,逐步完善和优化了档案管理和户籍管理系统。

  人事代理工作服务范围广泛、服务对象情况复杂,每位人事代理人员的情况不同,适用的政策也就不同,因此,在办理手续过程中,一些人事代理人员难免提出政策疑问。该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始终如一地做好解释工作,以热情良好的态度、礼貌周到的服务办理好每一项业务。为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一边为窗口排队的人员办理手续,一边接听咨询电话也是常有的事。近年来,人事代理服务窗口每年接待5万余人次的办事人员,接听了20万余个咨询电话。

  到2010年底,该中心已为1700多家人事代理单位、十几万人事代理人员办理了各项人事代理服务。

  让流动党员有一个“家”

  有的党员今年在北京,明年却来了杭州;有的党员今年在一家民营企业,明年又跳槽到外资企业;有的党员今年在一家国有企业,明年却辞职了,自己经营一家公司……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的流动范围愈来愈广,流动频率愈来愈高,流动人数愈来愈多。当今,“流动党员”已经成为一个特有的党建词语。如何管理好这些流动党员,是党建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崭新课题。

  不过,在杭州,流动党员拥有一个自己的“家”——1993年设立在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的流动人员党支部。支部成立后,人事关系委托该中心管理的流动党员逐年增加,党组织也逐步升格,并于2007年成立了中共杭州市流动人员委员会。至2010年底为止,流动党委已经发展了167个基层党组织,拥有11168名党员。多年来,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流动人员党委在组织建设、组织活动、党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组织形式。根据不同情况设立不同形式的党支部,为流动党员搭建各种形式的“党员之家”:在党员人数较多的企业组建单建党支部;以党员工作行业相近为原则建立行业党组织,如纺织、建筑、房地产、餐饮酒店、软件技术、动漫、运输物流、教育培训、外贸行业党支部等。随着近年来高学历党员队伍的扩大,还组建了博士生、硕士生和“海归”人员党支部。

  不断创新组织活动。在定期召开流动党委会、支部书记研讨会、预备党员转正大会和流动党员代表大会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结对帮扶、赈灾捐款、文明出行、环保公益、义务献血、爱心斑马线、自闭儿童关爱、学习英模先烈、律师党员义务法律咨询等专题活动。

  还运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载体。及时充实党员动态信息库,使之成为每个党员基本情况和现实表现的动态信息档案。同时,开辟《党员之家》网上家园,设立“办事指南”、“网上党校”、“时政要闻”、“情况通报”、“组织生活”、“交流讨论”、“思想汇报”、“求职招聘”、 “问题解答”、“党员信箱”等栏目。流动党员经身份认证后进入“电子活动证”,可以在线发表文章、提交思想汇报、交流心得、参加网上组织生活;支部书记可在电子活动证上对本支部党员进行评价,记录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时间、地点和表现情况等,使党员在网上家园里“人人有位置,个个有空间”,实现了“有形支部”与“无形支部”的结合。

  此外,党委还积极进行疏通出口的调研和探索。为保持党员人数的动态平衡,开展了对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有关情况的调查,动员工作单位有党组织的党员转到工作单位,有行业党组织的转往行业协会党组织。中汇会计师事务所、新华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党员,已先后按市委组织部要求将组织关系转往行业协会党组织。

  据介绍,杭州市的流动党员都是年轻精英。从年龄来看,35岁及以下的占90%;从学历来看,本科及以上的占80%;从工作来看,绝大多数党员是所在单位的专业技术或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杭州市的流动党员,已经成为杭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

  创业:大创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针对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创业就业苦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实际情况,根据实训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需要,从2008年5月起,作为市大学生创业实训指导小组办公室和大学生企业实训工作责任单位的市人才开发中心,会同市外经贸局、市信息办、市劳动保障局等相关部门,按照“订单(定向)实训、持证上岗、政府资助、促进创业”的创业实训指导原则,启动了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并率先实施了服务外包人才实训、信息化人才实训、大学生创业实训和技能培训以及大学生企业实训等项目。2009年又新启动了文创产业人才实训、装备制造业人才实训、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实训、旅游业人才实训、商贸服务业人才实训等项目,扩大了实训覆盖面。

  2010年是我市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积极发挥实训办统筹协调职能和企业实训责任单位职能,广泛宣传推广,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指导管理,不断扩大实训规模、提高实训质量,圆满完成了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的目标任务。全市新增大学生创业实训机构(实训基地)109家,使实训机构(实训基地)总数达到424家,举办各类实训班1242期,实训大学生5.05万人,实现了“保四争五”的年度目标。其中,市级大学生企业实训基地从151家增加到231家,参训学员9158名,同比增长36.2%,实现就业的有6967人。经审核,有165家大学生企业实训基地单位4545名企业实训学员享受生活费和训练费补贴,共计1081万元。实训工程启动三年来,全市参加创业实训的大学生已超过12万人,其中企业实训参训学员近2万,就业率每年保持在76%以上。

  除了创业实训外,对于“真刀真枪”闯天下的创业大学生,市人才开发中心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服务体系。其中,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是这一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2008年至2009年,该中心承担了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杭州市第一届“赛伯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的赛务工作。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划、高密度宣传、重点邀请,大赛启动后,受到各地高校、媒体、风投机构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国各地高校有811个团队报名参赛,17万人次的网民访问大赛的官方网站;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四大媒体到决赛现场采访;杭州电视台、新浪网等进行决赛现场直播,使杭州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优惠的创业政策得到了最大层面的宣传。2010年,该中心又会同相关部门,顺利筹备并启动了第二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大赛启动后,组委会共接受来自全国内地31个省市、港澳台及海外334所高校的1943个参赛项目网上报名,其中港澳台及海外高校的参赛项目有25个,与第一届相比,本次大赛的网络报名情况实现了参赛省份、参赛高校及参赛项目的“三突破”。目前,大赛专家文本评审工作已结束,入围大赛决赛的100强创业项目已经新鲜出炉。

  对首届创业大赛的获奖项目,凡是在杭州“生根发芽”的,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还积极做好后续跟踪服务,打造大学生创业企业服务平台。相关部门定期回访大赛落地企业及有意向来杭落地专业的项目团队,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行情况,尽力为其排忧解难。目前,第一届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已有28个参赛项目在杭落地转化,共注册成立31家大学生创业企业;18个获奖项目中,已有13个项目获得了大赛无偿资助资金132万元。

  至于已经成立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为他们提供了相当多的优惠服务。例如,免费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现场招聘、网上招聘、档案管理等服务,2010年共有10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参加了现场招聘会,65家在杭州人才网上发布招聘信息,51家大学生创业企业的172名员工档案由该中心免费代管。

  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还积极落实我市的相关激励政策,认真做好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的申请受理,并参与评审工作。2008年至2010年,共受理并整理汇总创业资助项目737个,有563家大学生创业企业通过评审,获得总额2700余万元的政府资助资金。此外,还依托网络平台,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网与8家市级大创园及创业导师库的网上联接,为需要创业导师的大学生提供了相关信息。

  据该中心统计,仅2010年,市区就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878家,新增创业大学生4363人,新增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共带动就业人员8460人。目前市区共有大学生创业企业3589家,创业大学生7726人,带动就业15698人。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