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谁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专利,谁就掌握了探寻“阿里巴巴”宝藏的咒语。
一场历时5年的马拉松式商标侵权案日前终审判决:福布斯千强企业——美国电力转换公司的在华独资公司侵犯中控集团“APC”商标标识,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中控集团损失。
以往,都是国外IT厂商挥舞知识产权大棒“殴打”中国企业。“中控的这一次胜利,是中国IT企业反过来获得跨国巨头的知识产权赔付,堪称民族品牌与国际巨头抗衡中少有的‘知识产权制胜’案例。”中控集团董事长助理张伟宁对记者说,这一案例对中国企业颇有借鉴意义。
“中控之所以敢于向国际巨头的侵权说‘NO’,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维权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是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给企业以信心。”昨日,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吴坚对记者说,浙江省每年设立100万—2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跨国维权胜诉的企业给予补助,利用行政+司法双重手段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并且探索建立一套长效的知识产权纠纷预警应急机制。
主动“亮剑”,中控向洋巨头讨来说法
中控集团多年培育的“APC”商标,是“浙江省著名商标”。“APC”系列软件广泛应用于流程工业的生产管理、能耗监控、机房管理等领域。
美国电力转换公司荣登福布斯杂志千强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不间断电源和供电保护装置设备生产商。
因为一项知识产权,两者有了交集。
1995年,电力转换公司获得APC商标的国际注册(不含中国)。1998年,电力转换公司投资800万美元在中国设立独资的艾佩斯公司。艾佩斯使用了APC商标,但是没想到,艾佩斯的生产行为侵犯了中控公司的知识产权。
中控公司申请了“APC”商标,核定使用商品第9类,其中包括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周边设备。艾佩斯侵入了中控公司的商标保护范围。
中控公司一纸诉状将电力转换公司、艾佩斯公司告上法庭,诉其侵犯了中控注册在先的“APC”商标,索赔2500万元。这场官司历时5年,最终以中控胜诉而尘埃落定。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案例表明,中国企业从“被动挨打”走向了主动维权。“知识产权纠纷将愈来愈高发,积极应诉才是硬道理。”张伟宁对记者说。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逐年增长。仅美国对中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数量,就占美国全球总调查量的近40%。根据商务部统计,仅去年一年,我国因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的实际损失就超过1万亿元。
“仍然有不少企业流露出对涉外知识产权维权的畏难心理,在遇到涉外侵权起诉时,往往采取不应诉的逃避态度。”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案件代理工作的浙江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副主任唐银益分析,这不仅是因为一件知识产权案件动辄要花费几百万美金的诉讼费用,而且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少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无力承担。
唐银益说,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内企业普遍不了解国外法律,国内又缺乏相应的咨询机构,企业很难运用正确的法律程序为自己辩护。
“目前,知识产权局正在探索建立一种长效的知识产权纠纷预警应急机制,以助企业维权一臂之力。”吴坚说。
长三角共吹
知识产权保护“集结号”
“企业要善用知识产权这一利器。”昨日,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宏理在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长三角正在试点“知识产权新政”,破解市场、资源和环境等多重约束。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浙江、江苏、上海两省一市每年的专利申请总量占全国的40%以上,知识产权已成为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
昨日,浙江、江苏、上海联合发布了三地2010年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浙江去年专利申请量120742件,专利授权量114643件,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2%和43.4%,年申请量、授权量及每万人拥有量等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王宏理说,其中,杭州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
2009年,苏浙沪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书》。王宏理认为,这是长三角地区各省份在知识产权领域合作共进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推动区域交流,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中国知识产权优势区域。他说,“通过近几年的合作,苏浙沪在共享信息资源、统一行政执法标准以及统一案件移送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还将逐步完善三地间的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