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温州清理10万亩“转而未供”土地 让投资落地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缺地、缺地、缺地,温州发展的现实之痛!

  就在空间不足一再掣肘温州发展之时,一个巨大的数字,令温州人倍感错愕:从1999年至2009年全市“转而未供”土地近10万亩!

  这相当于近两个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假若以开发区去年115亿元GDP来计,这意味着,我们每年把近230亿元的GDP烂在了地里。

  10万亩地躺在那里“晒太阳”,让寸土寸金的温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缺乏土地,这个城市拥有的雄厚资金成为飘在空中、飞在空中的游资,投资难以落地,温州发展因之受累。

  在当下这个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关口,面对“十二五”年均50%投资率的目标,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投入都无从谈起!

  当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大行动轰轰烈烈展开,市委市政府吹响“转而未供”土地清理专项行动的攻坚号角——

  眼睛向内、手心向下、掘地挖潜,必须尽快长出10万亩净地来!

  现实困局——

  10万亩地未供,投资落不了地

  没有投入就没有发展。众所周知,温州人有钱,但就是因为缺地,形成不了本土投资;很多项目,往往是在土地这堵“墙”上一头撞死的。但就在“七山二水一分田”、土地空间如此狭小的温州,全市竟有10万亩、市区有4.1万亩的土地,已经“农转用”、却迟迟供不出来。掐指一算,近些年来,省里每年给温州的用地指标为1万多亩,如以去年的1.6万亩计算,这相当于省里给温州六年的指标。

  那么,10万亩地,对温州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组实例,或许能让我们“窥得一斑”——

  市区锦绣路和飞霞南路交叉地带,可谓是黄金宝地。在这个十字路口,置信广场、南汇小区、白鹿州公园,盘踞“三角”,形成居住休闲的黄金地段。但唯独其东北角的几亩闲置地,因为转而未供,多年来不仅没有任何投入产出,反而成为垃圾堆放场所,藏污纳垢、脏乱不堪。

  江滨路龙湾段工程是市区一大民生工程,工程于2005年立项,按计划将于今年7月竣工通车。然而,直到今天,这条大道因拆迁政策处理导致土地转而未供,仅完成1号、2号桥梁及路基几百米。

  在滨海园区内,原本要建造职教基地的1300亩土地,距“农转用”的审批一年时间了,却看不到任何施工的影子。因拆迁政策处理等原因,工程一直被搁置,难以推进。

  分析这些事实,我们还可沿着“农地——建设用地征用——政府向机构和私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土地评估——抵押和信贷——投资形成”的路径,作简略考查即知,温州如此大幅“转而未供”土地,即是在第二个链条里打了个滑板,从而中断了投资形成的链条。

  如此解读,不难发现,10万亩“转而未供”土地的背后,是事关温州长远发展的投资,是事关百姓民生改善的投入。

  “资金只有落地才能成为投资。土地出让,是投资项目落地的前置条件,它既关乎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又关乎投资要素保障。”温州大学建工学院教授石海均认为,温州环境不佳,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土地供给不足,虽然这受限于温州本身空间的狭小,但大量土地“转而未供”也是重要原因。

  通盘考虑温州未来用地,远期而言,正在推进的瓯飞工程等,是为“十三五”乃至“十四五”发展提供空间支撑;中期而言,通过城乡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十年时间计算,每年可以节约两万多亩建设用地;近期看来,“十二五”期间,要兑现每年50%投资率的军令状,必须要保证每年5万亩土地供应。除去每年省里给的土地指标,唯有破解十万亩转而未供的棘手难题,才能够补上三年的用地缺口。

  着眼今年温州投资来论,全年要确保1600亿元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要完成500亿元,工业性投资360亿元,房地产投资550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和房地产项目都属于经营性项目,须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土地。这意味着,如果政府不供地,民间力量就无法启动投资。而我市民资投资比重一般占到三分之二左右,也就是说,“土地出让”关系到的是全年近1000亿元民资的落地与转化。

  地供出去才能产生投入。“有地却供不出来”的困局,我们必须正视、必须破除!

  症结剖析——

  多种痼疾纠结,实为职责不清

  更多人纳闷的是,在土地稀缺的温州,为什么会存在“转而未供”的土地?

  耳边不乏一些干部的顿足捩耳之语:“我们也曾力图清理,无奈的是,这看似的‘香饽饽’其实是‘烫手山芋’一个,其上附着的多种痼疾,纠结的多层病因,不免叫人临阵泄气。”

  的确,巨幅的“转而未供”土地背后,常常是多重矛盾互相纠结的产物。

  “拆迁征地政策处理‘拆而不尽’、村二三产留地‘留而不建’、工业安置用地‘征而不用’,以及边角地、规划控制用地、资金平衡用地‘供而无主’,是长期以来造成转而未供地的主要原因。”市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许多项目往往由于局部拆迁征地政策处理未到位,使得整个项目无法供地,影响了工程建设。

  龙湾瑶溪住宅区西地块四组团,总建筑面积75166平方米,八组团总建筑面积55910平方米,由于建筑用地范围内有1.2万平方米旧房未完成拆迁,加之部分厂房现行违章,导致供地“被迫”等在路上。市国土资源局曾系统分析过转而未供原因,列出了政策处理不到位、审批时限过长、资金缺乏等十大原因类型,分析还显示,很多项目转而未供原因错综复杂,集规划调整、资金短缺、政策处理等多个“病因”于一身。

  市发改委主任方勇军认为,土地、资金和拆迁安置政策处理,这三个因素是绕在一起的。很多政府投资项目主要资金来源是靠土地出让收入,而土地出让必须要先完成好拆迁安置和政策处理。由于过去土地出让收益市与区分成不明确,影响了区政府开展政策处理的积极性,拆迁慢,导致开发土地出让过少,使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十分紧张,也影响到投资项目的启动。

  “‘转而未供’土地是温州城建中的老大难问题。深究下去,与其说是空间问题,不如说是政府职能不清的问题。”市委党校教授蒋儒标认为,“转而未供”土地问题之所以清理不净,深层次的原因是根本在于责任不明确,条块职责有交叉、部门职能不清晰。“内在机理不清、外在没有压力,部门之间就会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现象,导致协同力不够、执行力不强。”在一些地方,控规几经调整、方案几番重做、供地等在路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占少数。瓯海娄桥街道娄桥村三产安置用地,经三次控规调整,从2003年完成“转”到现在即将“供”,“等”了将近8年时间。在龙湾、瓯海等地采访时,一些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政府职能部门烦琐复杂的前置审批环节,也制约供地工作。一宗土地完成供地往往要经历项目立项、用地预审、规划设计、环境评估、初步设计与项目可研审批等多个环节,涉及多个部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意味着供地将无法完成。

  由于责任不清、条块交叉,一些举措在落地的过程中,原有的“落到实处”的初衷,最后往往扭曲成落实到“处”的尴尬。坊间有笑谈,一个批文到局长,局长先交副局长签,副局长推给科长签,科长叫办事员先签,办事员愣愣地盯着科长说,“你先签个字给我,我再签。”

  一拖再拖,拖掉了多少发展机遇。时至今日,再热的“烫手山芋”,也到了必须开刀的时候!

  铁腕攻坚——

  理清历史旧账,开辟供地新路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攻坚战役,已经打响!

  到今年年底,消化现有未供未用土地量90%以上,确保年内基本完成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清理——军令状已立,铁腕行动坚决展开。

  随着市委市政府大刀阔斧推进城建体制、财政体制改革,市区财政土地出让收益分成比例明确,项目法人责任制缺位问题有效解决,“转而未供”土地清理最大的体制障碍被扫清。市委市政府还逐一针对各类原因造成的“转而未供”土地,明确工作要求、工作时限。如所有“转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项目涉及征地、拆迁等政策处理及“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律实行属地牵头负责制。

  障碍已然扫清,权责也已明晰。难题再难,只要有破难攻坚的态度就不难,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就不难。关键在于态度、在于决心。

  “这次是处理历史旧账的清理行动,把拖住城市建设后腿的各种包袱理清。”市城投集团副总经理朱三平说,如果不彻底解决各类纠结的问题,即便是土地快速地到了业主单位手里,还是开不了工建设,这意味着,投资还是下不去。在清理“转而未供”土地的过程中,必须先行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土地一旦供出去,项目就能马上启动投资,加快投资落地的效率。

  清理“转而未供”土地,不能为供地而供地,要围绕着形成最终的实际投资来转。理清旧账、致力创新,一条供地新路正在积极探索之中。

  通过功能置换用于农房改造,瓯海想出一着妙棋,“盘”出了一片新天地。该区十年来“转而未供”的土地大概有13000亩,其中部分暂时还需要“待字闺中”。盘活短时间内“无法迎娶”的土地,置换用作农房改造,该区率先在丽岙等地探索新路子。

  集思广益、广拓门路,在上周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国土系统供地破解之道正在不断拓展——

  “有些项目,尤其是商住用项目,在目前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可以先去摘牌,先把地供出去,等到市场活跃的时候,再将土地转让出去,解决流标的问题,从而掌握调控市场的主动权。”

  “钉子难拔,就要切实加大协商谈判力度,协商不成的,一方面进入强制程序;另一方面,要创新供地方法,可以通过采取分期分块供地的方式来解决,对局部拆迁未完成的,可以采取‘挖心’的方法,对已经拆迁的周边土地先供出去,不能因为有点小瑕疵就延误整个项目供地工作。”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