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产品价格
稳物价保民生
5分钱一斤,还没人来收,大片大片的包心菜,只能眼睁睁烂在地里。
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包心菜种植基地,海盐包心菜正陷入近20年来最大的滞销潮。
3月份以来,我国蔬菜价格大幅下跌,菜农亏损严重,部分地方出现弃收现象。在浙江,从温岭的大白菜到上虞、海宁的榨菜,再到海盐、萧山的包心菜,纷纷出现“增产减收”的情况,无奈的菜农只好雇来打碎机,将一棵棵刚刚成熟的蔬菜打碎在田里,烂掉后当做肥料。
海盐的菜农们想不通的是,去年七八毛一斤还供不应求的包心菜,今年为什么5分钱一斤还没人要。
业内专家也表示,虽然菜价由于“大小年”的因素会出现一定波动,但像包心菜这样一年之内暴跌90%以上的情况实属罕见,“这一年之间,一定发生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快报记者深入海盐田头,以包心菜作为样本,做了一次详尽的田野调查。
最终,我们发现,在农民盲目扩种、通货膨胀、政策调控、游资炒作、天气利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海盐的包心菜在种植面积加速扩大的同时,市场需求却没有随之扩大,从而导致无人收购、价格暴跌。
半年前抢购种子
种植面积增两倍
位于海盐南北湖风景区内的黄沙坞围垦区,南临钱塘江,是治江围垦造地工程中形成的新陆地面积。
沿着崎岖不平的机耕路驶进这片土地,两侧满眼是黄色的包心菜花,一直绵延到江堤。“最多再过半个月,这些无人收购的包心菜,将会全部炸开(开花,不能吃了)。”海盐县澉浦镇澉东村村民倪正尧这样说。
跟倪正尧一样,当地的菜农们正面临一个抉择,是继续等到最后,还是立即以30块钱一亩的价格,雇打碎机来把菜全部打碎,以播下下一季的西瓜或者毛豆。
尽管以往价格总有波动,但今年是海盐农民种植包心菜20多年来,遭遇价格最便宜的一年。相比去年的高价,这种落差谁都想不明白。
如果把时间推回到半年多之前,倪正尧和他的乡亲们正在因为包心菜的价格高企,拉开一场扩张种植的狂欢。
海盐生产的包心菜,一般9月播种,当年12月成熟的为早熟品种,到次年春节前后成熟的为中熟品种,3月下旬到4月中旬成熟的为晚熟品种。
“去年,早中熟的包心菜价格还正常。晚熟的上来后,价格就突然涨了,而且收菜的人不分好坏,抽薹的、甚至在地里压坏的,都能卖到五六角一斤,到4月下旬,菜已经全收光了。”海盐县澉浦镇澉东村村民崔伟松说。
也正是因为卖得好,许多菜农去年下半年播种时,也集中选择了种晚熟品种。崔伟松说:“大家都说,其他什么都涨价了,明年包心菜也不会便宜的。”
这种普遍的乐观,近乎一种狂欢。
倪正尧回想起去年大家抢购包心菜种子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一包10克的种子,去年卖60块钱,一亩地用3包左右,买的人太多了,去得晚的人,都抢不到种子。后来种子公司又补了货,大家才都买上了。”
抢到了种子的农民,开始集体向新开垦出来的黄沙坞进发。
崔伟松和倪正尧所在的澉东村东升生产队,原来的包心菜种植面积大约500亩,去年在黄沙坞就扩种了1000亩包心菜。也就是说,这个生产队的包心菜种植面积,相比前一年扩大了整整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