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5月8日讯 凌晨4时30分,闹钟准时响起。
伴随着朦胧的路灯,一个矮小的身影出发,去杭州东坡路地摊买菜。
她叫董观荣,50岁,安徽广德人。两年前,她在湖州打工的儿子杨德彪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只能依靠输血维持生命。去年5月12日至今,杨德彪一直在省中医院治疗,最有效的救治方法是骨髓(脐带血)移植或注入抗人淋巴免疫球治疗,仅手术费用就高达三四十万元。
为给儿子治病,去年11月15日,董观荣来到杭州延安路上,学唱旭日阳刚翻唱走红的《春天里》,希望为儿子找回生命的“春天”。经本报等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为其捐款近50万元。
前不久,儿子进行了脐带血移植,刚从无菌病房转出,身体抵抗能力极差,对饭菜有特殊要求,而且荤菜只能吃肉。虽然有近50万元捐款,但是已花掉近三分之一,接下来还有巨额的康复费用。所以,董观荣尽量节约生活费,每天早起买点便宜的菜。
10多分钟后,董观荣在路边几个小摊贩处,各买了1斤豇豆和茄子;之后,她来到一家菜市场,买了一点瘦肉和一包豆腐。
“肉是儿子中、晚餐的荤菜,豆腐是给我自己吃的。”随后,董观荣奔向早餐店,买了1碗稀饭打包带走。
忙好这一切,已是6时30分。此时,儿子刚刚醒来。看到妈妈回来,杨德彪连忙祝妈妈节日快乐。听着儿子的祝福,董观荣欣慰地笑了。她把稀饭端到儿子面前,简单的早餐,但杨德彪吃得很香。
为了保证儿子饮食安全,董观荣特地去几里路外临时租用的厨房做饭。“他吃的菜里不能有任何调料,必须洗干净。”她宁愿自己累着,也不去小店买烧好的菜。
午间,儿子吃完饭睡着了,董观荣拿着一张凳子来到走廊一角,倚窗坐着,不知不觉睡着了……
近一年来,儿子就是她生活的重心:每天为他换洗一次衣服,找地方晾晒、定时擦洗身子……而走廊的角落便成了她的休息室。尽管日子过得很艰苦,但她的信念一直那么坚定:“就算我倒下,也要把儿子救活,他还年轻。”
眼下,儿子的白细胞一天天生长着。关于母亲节,她不奢求什么礼物,只希望孩子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