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每年如火如荼的招生时节。杭报经典学堂(www.hbjdxt.com)中,不少家长发帖,向我们打听孩子入学的相关政策,咨询招生情况。
杭州几城区的幼儿园、小学入学入园情况和往年比有什么不同?在林林总总的校、园中,学生、家长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杭报经典学堂采访了上城、江干、拱墅三个区的教育局长,让他们介绍今年本区的招生政策和相关情况。
上城
今年上城教育布局调整动作不少
一所学校好不好,首要标准能否促使学生成功
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蒋莉
“这几年来,上城区一直致力于区域的整体合理布局,到今年是属于变化较多的一年。”全区一所所学校,在蒋莉心中已构成了一份清晰的脉络图。而最明显的变化,有——
今年9月,建兰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初步完工,初一12个班的新生将在新校舍里学习。
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今年启动初中招生工作,招生2个班80名新生,让新世纪的孩子能更好地把英语学强学好。
杭十中也恢复了初中招生,对这所全省连续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来说,将会有一个新的起点。
北师大附中(勇进中学)今年也招生初一新生4个班。
……
这一系列的调整变化,都源自上城教育的一个目标: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均衡,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
选择学校在追求分数的同时
她希望家长更要看看还能给孩子什么
“每年招生报名,家长们都很‘痛苦’,不知该怎么决定。其实,我们也跟着‘痛苦’,会有很多家长来求助,希望能够给他们更多的建议。”蒋莉坦率地说,她都会告诉家长,可以看看三个考虑因素:师生幸福度高不高、课业负担重不重、校园文化怎么样。
“孩子们、老师们的幸福度,是首要的。”她说,在去年召开的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有一个结论是很沉重的,那就是中国孩子的幸福指数堪比世界最低。“在大背景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怎样使孩子们在学校里获得更多求知的满足、同伴间的愉悦?学校是孩子们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他在这个小社会中过得快不快乐、有没有对自身和他人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同感,远比今天学了哪个公式、明天会了哪个单词要重要许多。希望家长能够更多关注孩子们的感受。我们真的不能拿孩子现在的幸福去换取所谓将来的幸福。因为现在的幸福是眼前的,将来的幸福是不可预知的。”
其次,就是学校的课业负担和校园文化。“希望家长在追崇高分、高升学率的同时,看看这是不是一个能够带给孩子更多东西的地方,比如道德品质、运动能力、合作精神等。”她再三说。
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
她的标准是能否促使学生成功
无论是当老师当校长、还是现在当局长,蒋莉一直认为,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而存在的。学校的使命就是为了促使学生的成功,这也是她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的首要标准。
“成功,当然包括学业的成功,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这应该是一所好学校的重要特征。但除了这个,还应该包括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学生学会怎样获得他人的尊重、信任和支持,学会和他人建立起友善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当然,还包括学生体质和体魄的发展,这都是评价一个学生是不是获得成功的指标。”
在访谈最后,蒋莉用龙应台写的一本书的署名送给家长:“孩子,你慢慢来”。她动情地说,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每一朵花慢慢绽放的声音。
江干
今年小学入学形势严峻
比去年增加926人。家长别跟风给孩子择校
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 费蔚
从实际情况看,江干区东临钱塘江,是杭州的老城区。和往年比,2011年江干区招生没有大的变化,但也有特殊性。用两个词来形容:形势严峻、需求迫切。
从摸底数据来看,小学入学情况不容乐观。2011年江干对学区内一年级的适龄儿童做了摸底调查,完全符合入学条件的有3467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26人。对于进程务工人员子女,尽管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根据前三年数据(1725人、2004人、2181人),估计今年入学人数跟前几年相仿。如果打个比方来说,就相当于每所学校要多开1个班的规模。
学前教育情况也不乐观。一方面原有老城区配套不足,改建速度还跟不上入园需求;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量导入。根据2010年教育年报统计,当年全区在园幼儿园总数是26093人,其中进城务工子女13072人,达到50%以上。我们估计今年情况和去年相似,形势也是非常严峻。
三大做法应对严峻形势
根据上述背景,江干区出台应对办法:
一是科学规划,推进教育布局整体覆盖。2011年很早启动了教育布局计划,以东站枢纽、剑桥、彭埠、丁桥等区块为重点,全区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10个,其中交付并且投入使用的学校有6所,分别是彭埠地块的夏衍高中,扩建后有30个班规模;钱江新城1所小学、1所幼儿园;丁桥区块有2所幼儿园、1所小学。同时在学生相对集中的区域,挖掘学校资源,适度扩班缓解入学压力。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采用在公办普通学校就读为主,公办进程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调配为辅。
二是辐射引领,推进教育品牌的优化和提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与校之间的差距,发挥区内名校教育资源优势,如采荷、濮家等,通过“名校+新校”,“民办学校反哺公办新校”等模式,高起点办好新校和新园。
三是加快存量资源的整合优化步伐,培育优质资源。比如,在彭埠区块挖掘历史名人资源,组建夏衍教育集团,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办学模式。
家长别跟风给孩子择校
招生季节,很多学生、家长要择校。其实这不是现在才有的。在这里要提醒家长:
一是千万别盲目、盲从,很多家长没有从学生能力实际、就学便利等因素出发,这是不对的;二是要审慎,小学择校不意味着中学进入对口初中,可能要面临二次择校。
目前,浙江省义务教育段学籍电子管理工作全面铺开,从某种程度上也是限制了跨区域择校。因此,在此也提醒家长注意相关的政策。我觉得,选择学校要从办学理念、师资情况、办学特色、学校文化等方面考虑,就近读书,无论是对孩子身体还是学习生活都有好处。
从江干区情况来看,其实家长完全不必择校了。因为全区在东、南、西、北、中都布设了优质教育资源。南片有“采荷”,北片有“丁兰”,东片有“东城”,西片有“濮家”、“天杭”,中间有“夏衍”等,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80%左右。
拱墅
城北的教育态势正走向全面优质
十四中康桥校区,今年拱墅教育的一大亮点
拱墅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周建仁
大关中学、北苑实验中学、文晖中学等,公办初中队伍不断壮大;
文澜中学、育才中学,民办初中的实力有目共睹;
卖鱼桥小学、拱宸桥小学、大关小学,品牌小学不断涌现;
红缨幼儿园、贾家弄幼儿园、蓓蕾幼儿园等各有特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省一级重点高中杭州十四中入驻拱墅,今年秋季十四中康桥新校区即将开学。
面对这种“全面开花”的态势,拱墅教育很有信心,城北的教育态势和格局将走向全面的优质。
“近些年来,拱墅教育坚定不移地实施‘一校一品’战略,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中小学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成效十分显著。”周建仁介绍说,良好的办学业绩得到了区域内外老百姓的充分认可,初中新生与小学毕业生数连续5年保持绝对顺差态势。今后,拱墅教育发展的态势可以概括为“三个发展”:南北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优质发展(包括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中小幼衔接发展)、师生身心和谐发展,努力打造适应拱墅北部大开发和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的、一流高品质现代化教育强区。
十四中康桥校区
是今年拱墅教育的一大亮点
百年名校十四中入驻拱墅,是今年拱墅教育的一大亮点。周建仁介绍说,十四中康桥新校区今年秋季开学,学校位于拱墅区运河新城中心,占地面积140亩,拥有目前省内最先进的住宿条件,与十四中凤起校区是同一法人、统一管理、师资一流、资源共享。今年康桥校区将招收10个班的高一新生(含音乐特长生班1个)。
说起区内其他学校,他也是如数家珍:“省教科院附小实施课程改革,是浙江省的教科研孵化基地,其玩转数学、魔方科学、绘本语文等课程特色明显。大关中学附属小学和蓓蕾幼儿园,科技教育特色明显。大关中学附属小学校内建有省航空航天学会命名的浙江省航空航天馆,蓓蕾幼儿园是一所科技特色幼儿园,把科学变成好玩的游戏。”
尽量淡化起点的选择
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全程的“风景”中
面对家长在选择学校上的考虑,周建仁建议,选择学校主要考虑两条:一是你是否认同该校的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特色品牌;二是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基础、个性特长空间是否与学校相匹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不建议学生家长盲目跟风。同时记住,一定要相对就近入学,避免远途择校。并且就地实践考察,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选择。”
他再三强调一点,与其盲目择校,不如更多地关注过程和全程。“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的学习是耐力跑,孩子的人生是长跑,与其盲目择校,不如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全程。无论读公办、还是读民办,无论是读名校、还是就读家门口的普通学校,家长可以淡化起点的选择,不必过多的‘纠结’,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关注孩子今后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学习,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健康,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关注孩子成长的、人生全程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