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2日讯
三年前的那场灾难,带来的不仅是刻骨铭心的痛,还有爱。很多浙江人千里迢迢赶赴灾区。青川,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还有我们的朋友。三年已过,青川可好?我们在青川的朋友们可好?钱报网找到了多个曾经在青川当志愿者的浙江人,虽然他们不少已回到了本地,但对于青川的那段经历仍记忆犹新,对青川的那些朋友仍念念不忘。
为此,钱报网“全视界”栏目特别制作“我和我的青川朋友”专题,为你讲述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大家可登录www.qjwb.com.cn浏览,此外,专题还开设许愿墙板块,你可以写下祝福,直接贴在网页上,为青川的朋友祝福。
杨芳菲:琪琪佳佳的父母你们还好吗?
杨芳菲(右),中国大陆南北极民间探险第一人
我在汶川大地震后两次去灾区拍摄灾情和抗震救灾的动人场景,每当我再点看这些照片时,心情总是沉重悲痛,那些鲜活揪心的场面又浮现在我的面前。
这对已去世的双胞胎姐妹的父母,是我在路边一个非常破烂的棚户房里发现的。他们的女儿是两位活泼可爱的初三学生琪琪和佳佳。双胞胎的父亲是从浙江前往四川打工的,母亲是当地人。刻骨铭心的回忆让他们一次次崩溃,然而平凡的他们却做出了惊世骇俗的决定,他们同意捐出双胞胎的骨灰,请雕塑家做成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睹照思人,不知琪琪佳佳的父母现在还好吗?
美美老师:笑是青川孩子最美的表情
王美燕(左二),浙江温岭市太平小学语文老师
2010年3月9日,我跟随第三批浙江支教教师团来到了地震灾区青川,开始了在木鱼镇的支教生活。在这里,我和我的二(1)班的丫头小伙们一起度过了四个月的日子。
第一天上课,铃声未响,没有人领路,也没有人引见,我信步迈入了二(1)班的教室。一大群胆大的女生围了上来,纷纷问道:“老师,你是新来的吗?”“老师,你是不是教我们班语文哪?”“老师,你姓什么啊?”呵呵,丝毫不见胆怯,反倒是几个男生有点羞答答的,立在女生后边偷偷地打量着我。
聊起青川,聊起我的新学校和新学生,大家总会问“这里的孩子们怎么样?”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一样的可爱,一样的单纯,一样的招人喜欢”。
大北:他告诉我什么是男人间的友谊
大北(左),浙江安吉“职业义工”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我正在贵州救助贫困失学儿童。20日,进入地震灾区。灾区的第一夜是在青川青溪小学的操场上度过的,我也因此结识了我在灾区的第一位好朋友——青溪小学校长杨昀,一个和我同龄、和我一样粗犷豪放的青川汉子。
那一夜,我们摸着黑,聊了很久,几乎都没睡,震后第一个“有歌声和笑声”的儿童节,孩子们的学习用品和风扇就是在这个夜晚聊出来的。
男人之间的友谊,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饿了,一起坐下来吃顿饭,累了,蹲下来一起抽根烟。虽然在青川相处的时间只有100多天,但杨校长却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
周选慈:李妈妈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
周选慈(左),温州全职义工
她叫李太阴,年近五旬,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也是我们义工临时帐篷的“常客”。
进入灾区之后,吃住成了最叫人头疼的问题。灾区的夜有些寒冷,我们把临时帐篷搭在了青溪小学的操场上。这天,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了帐篷外,手里拿着两个暖水壶。
义工们白天在外面奔波,晚上很晚才能回到驻地,李妈妈经常起早贪黑、见缝插针帮大家清洗、缝补衣服。为了能让劳累一天的我们吃上暖暖的饱饭,李妈妈几乎每晚都守在帐篷里,让义工们“随到随吃”。早晨天还蒙蒙亮,细心的李妈妈还会帮我们把汽车擦洗好,反复叮嘱大家路上注意安全。
我们也会想家,也会想妈妈,李妈妈让我们在灾区找到了家的感觉。回到浙江之后,我也幸福地告诉我妈,我在青川也有个同样爱我的妈妈,让她放心。
汪海棠:难忘老大哥为我亮了一整晚的灯
汪海棠(右),临安青山中心小学教师
支教让我认识了不少青川当地人,他们的淳朴、乐观的精神让我感动,尤其是我的老大哥,金子山乡小学校长——黄荣坤。
我们第一天到金子山是双休日,黄校长已经和总务主任为我们安排好了寝室,给我们新买了垫被和棉被;学校周末食堂是没有供应的,所以他安排我们去隔壁镇上吃了晚餐;晚上怕我们要上洗手间不熟悉环境,他甚至把家里客厅的灯亮了一整晚。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但却让我们感到了温暖,以此迅速融入了当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