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浙江金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马夏康作为获奖代表发言。拿到浙江科技一等奖,只因造出能装高压气体的密封钢瓶。
在医院,危重病人床前往往摆着氧气钢瓶;在有电焊的地方,氧气钢瓶也缺不了;在马路上,烧压缩天然气的轿车尾部,都背着一个钢瓶。
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钢瓶,却也曾是中国制造业的痛,10年前,它们清一色靠进口。
之前像包饺子一样造钢瓶
进入新世纪,中国有了自己造的高压钢瓶,不过,中国初期造的钢瓶没有一个能卖到西方,人家觉得安全系数不够高。
中国式的造钢瓶技术是这样的:先锻造出一根管壁厚度均匀的钢管,再像包饺子一样,在高温下让钢管变软,让两端开口黏合起来,就成了一个罐子。
包好的“饺子”,在黏合处有明显口子,这是整个气瓶的软肋。若这个钢瓶用来装水,问题倒不大,可高压气瓶里,装的是时刻想冲破束缚的高压气体,一旦可燃压缩气体从瓶子两端黏合处泄漏,就有爆炸的可能。
钢管造的气瓶一般充气1.5万次后,就不敢再用。
依照木桶原理,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钢瓶承受气体压力最强的部位在它的弯曲处,这个部位的钢板厚度决定着钢瓶的好坏。然而,用于造瓶子的钢管各个部位厚薄一致,好钢没法用在刀刃上。
现在像烧陶瓷一样造钢瓶
2003年,金盾公司开始了追逐之旅,他们的目标是造出比西方更好的高压钢瓶,而对于钢瓶的琢磨,西方国家已持续了100年以上。
获悉金盾的野心后,有国外专家直言“疯狂”,他认为,锻造时瓶子各处受力多少,每个部位需要用什么样的火苗加热,瓶子上的每个厘米都有太多讲究,中国人短期内没法搞懂。
8年后,这位曾经不屑的专家变成了金盾的技术顾问,8年间,金盾造了140多万只无缝钢瓶,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卖到了国外,带来近20亿元的财富。
金盾找到的造瓶技术叫做冲拔式:在1250摄氏度的高温灼烧下,钢锭变得柔软,此时它被投入模具,依照预设的外形细细打磨,走下生产线就是一个成形的钢瓶。因这套技术有太多创新,它拿到36项国家专利。
马夏康的描述让人联想到景德镇烧陶瓷,不过,其难度远非烧陶瓷能比。
钢瓶上的每一寸见方,何时用长火焰烤,何时用短火焰烧,何时用脉冲火焰,都得精确到秒,一套加工细节被制成电脑程序。
在精细化控制下,钢瓶上的关键受力部位变厚,非受力段变薄,光这一项,就省去钢铁26%;更关键的是,一次制成,没了致命封口,钢瓶的寿命从1.5万次充气提升到4.5万次。
一辆天然气轿车,若是平均每天充气两次,一个气瓶能用61年,远超过一辆汽车的寿命。
能否破解新能源汽车困局
烧汽油依然是全世界汽车的首选。对于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困扰是加满燃料后的行驶里程。
在山城重庆,所有出租汽车都是用压缩天然气,虽然省钱,但一辆出租车一天得加三四次气。加气高峰时段,排队的出租车可蜿蜒三五公里。
重庆出租车的气瓶容量是60升,动力大致相当于10升汽油,10升汽油在城区顶多能跑150公里。
放眼全球,因技术所限,最大容量的天然气瓶直径不过279毫米。用上金盾公司的新技术,当前世界最大的天然气钢瓶被造了出来,它的直径有42厘米,能装200升压缩天然气,动力相当于36升汽油。
熟悉汽车的人都明白,油箱里有36升油,心里有底。
手握定价权 最高利润有六成
一家企业,若是拥有一招鲜的技术,造出他人无法造出来的产品,那么,它就抓住了这件产品的国家定价权。
金盾公司部分型号的气瓶,具有全球范围内的定价权,它们的利润最高能达到60%。
马夏康说,这就是科技的巨大财富诱惑,若是按照传统工艺造钢瓶,利润能有5%-10%就很不错了。
技术超越西方同行,拼价格,中国企业从来不惧,更低的资源成本,更低的人力成本,金盾的气瓶比西方同行生产成本低三成。
手握技术、价格双重优势,之前一只高压钢瓶都无法出口的中国企业,3年内就把钢瓶卖到了世界70多个国家。
据都市快报 记者 王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