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宁波5月14日电 看到7岁的小杰(化名)在台上跳舞,他的父亲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患有先天性耳聋的小杰,一直渴望植入人工耳蜗,但这需要近20万元,对他们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我省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为小杰免费植入人工耳蜗,使他从此告别无声世界。
今年5月15日是第21个“全国助残日”,主题为“改善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权益”。今天上午,省及宁波市在鄞州区举行助残活动。记者获悉,我省今年将全面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更多的残疾儿童将得到及时救助。
去年4月,省残联等单位联合建立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并在全省首次组织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去年,全省共有2485人得到抢救性康复,123名贫困聋儿获得省项目免费提供的人工耳蜗手术。
在全省最早建立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制度的宁波市鄞州区,建立了聋儿语训康复机构和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3年来共为100多名残疾儿童提供了抢救性康复服务。
据悉,目前,全省0至6岁残疾儿童约有4.37万人,其中持有残疾人证的儿童有3500多名,每年数量还在增加。今年,省政府把启动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实施范围从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扩大到非贫困家庭残疾儿童。
新政规定,对残疾孤儿和家庭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内的残疾儿童,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康复训练补助,对符合人工耳蜗手术条件的贫困聋儿免费提供手术及术后康复训练;对低保标准150%至200%家庭的残疾儿童以及一家多残、一人多残、重度残疾、单亲等特殊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按照贫困残疾儿童补助标准的50%给予补助;对其他家庭的残疾儿童,按照贫困残疾儿童补助标准的25%补助,争取在两年内完成全省残疾儿童的抢救性康复,今后做到发现一例、解决一例、康复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