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6日讯
随着产业化水平提高,香榧,这种生长在绍兴、金华等小区域的干果,近年来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5月13日,在杭州举行的“2011年春季浙江香榧系列新产品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小小香榧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香榧熟、衣食足”,香榧零售价格已经到130多元一斤,在产区,“万元树”毫不稀奇,香榧树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香榧,这棵“摇钱树”是如何长大的?
香榧的十八变
香榧,人们已经很熟悉了。但在“2011年春季浙江香榧系列新产品发布会”上,记者却看到了许多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的香榧新产品。
新产品发布会上展示的酒、油、胶囊、香精、肥皂……这些五花八门的产品,你一定想不到都是利用香榧研制的。现场,浙江康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香榧精油软胶囊和香榧健康膳食饼干;诸暨冠军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香榧酒和从香榧种仁中提炼出的营养油;诸暨丰日香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香榧假种皮精油和香榧纯露;还有嵊州嘉雨香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香榧沐浴露和精油香皂等新产品,都引起了经销商和消费者们的关注。
省香榧协会副会长李云康告诉记者,香榧种仁含有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人体需要的7大营养元素。我省香榧产业借助现代食品和生物加工技术,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
目前,全省投产的香榧面积不过8.5万亩,年产值已经达到5亿元。“十多年前,香榧几毛钱一斤还无人问津,现在却卖到了130多元一斤。”省香榧协会会长骆冠军说,“香榧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全省10余万山区农民致富,在香榧主产区,每户农户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栽培效益位居所有干水果之首。”
“摇钱树”成长路径
香榧好吃树难栽。香榧的投入产出周期较长,短则七八年,长则十多年,要形成产业化不容易。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说,香榧产业之所以能在近10年来稳步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与其起步时就注重“公司+农户+科技”的发展模式密不可分。
据介绍,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工商资本投入和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策略,香榧产业在基地化造林、规模化栽培、品牌化经营等方面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促进了栽培区域的扩大和效益的提升。
香榧产业发展注重科技创新。为了改变香榧单一的“只能炒着吃”传统,浙江康大公司早在8年前就率先成立香榧研发中心,聘请了多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为科研顾问,专门从事香榧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且于2009年开发出香榧精油软胶囊等新产品。据悉,酒、油、胶囊、香精、肥皂新产品开发成功充分诠释了“香榧全身都是宝”这一古训,使产品附加值成倍提升。
香榧产业还注重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在香榧产品宣传资料上,你可以看到香榧丰富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内容、苏东坡诗句、西施典故等等,使香榧这样一种食品,从种植、观赏、加工、包装、品尝到深加工,都与文化相连,提升品牌价值。依托文化特色,目前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开始打造集香榧种植、加工、科研、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香榧文化园”,进一步拉长产业链。
避免“果贱之痛”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香榧生产作为山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兴林富民的主要工作来抓,香榧产业由原来的零星种植逐渐向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全省香榧种植面积从10年前的10万亩扩大到现在的35万亩,特别是“香榧南移”战略实施以来,丽水、宁波、台州等地纷纷发展香榧基地,仅去年全省新种香榧达3万余亩。
“由于香榧投入产出周期长达十年,就近期来说,大起大落的问题不会出现。”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随着香榧市场开拓速度加快,市场总体还处于供小于求状态,市场空间很大。”
但是,事实上,市场已经向香榧产业发出了一次警告。去年,香榧适逢大年,产量增加不少,但香榧青果的价格却明显下降,一度收购价格同比上年下降了两成多。这次降价,足以让不少农民受到“惊吓”。不少榧农说,产量增加了,但挣的钱却不见得比往年多。
省林科院研究员钱华表示,整体上来看,目前香榧生产加工水平较低,产品单一,难以适应干果类消费形势发展和不同消费群体要求。受香榧发展规模和生产企业规模制约,一些新产品开发经济效益低,难以规模化、市场化。这些问题都亟待突破,以打破传统的生产加工模式,避免“榧贱伤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