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价值财富新闻评选
这两天,新昌县回山镇茭白专业合作社种的1200多亩茭白开始成熟,预计最早下月初就能上市了。此前,浙江多地爆出“卖菜难”的问题,但这丝毫没有困扰到回山镇茭白专业合作社的社长杨大力。他说:“合作社每年产出500多万斤茭白,从来没有卖不出去,批发价还比其他地方的茭白高出1元/斤左右,每年的批发时节,不少外地的茭白也运到回山镇来,冒充回山茭白在卖。”
为什么回山镇的茭白能如此畅销?“因为这里的茭白长在海拔700多米的高山上,”新昌县蔬菜总站站长吕文君说,“山地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蔬菜口感要胜过平地的蔬菜。”
省农业厅农作局副局长潘慧锋说,浙江从2005年开始发展山地蔬菜,种植面积从最初的40万亩发展到去年的145万亩,山地蔬菜已经成为稳定浙江“菜篮子”的重要因素。
山地蔬菜口感和营养都更好
在临安,山地蔬菜的种植面积达21000多亩。特色产品包括四季豆、小辣椒、长瓜、茄子和番茄等。这些山地蔬菜大多都种在海拔300米-800米的山地上。
王林平是临安市清凉峰绿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合作社种植了1000多亩的山地蔬菜。“我们种的蔬菜要比平原上的同类蔬菜迟1-2个月上市,像四季豆,平地产的现在已经大量上市了,但我们这里产的要到7月份才收获。”
临安蔬菜总站站长王高林说,山上温度低,植物的生长比较慢是造成山地蔬菜上市晚的原因。
生长慢也让蔬菜的品质得到了提高。新昌县蔬菜总站站长吕文君说,山地昼夜温差大,蔬菜营养贮存更多,含糖量比平地蔬菜高3.5%左右,口感和营养都要胜过平地蔬菜。像临安清凉峰产的茄子,比普通茄子长10厘米左右,一般5个就有一斤重,平原的茄子只有20厘米长,要8-10个才有一斤。从产量和外观上来看,临安清凉峰的茄子亩产达5-6吨;平原茄子每亩产量一般在4.5吨左右。
为什么山地蔬菜不会滞销
今年,浙江各地的大白菜、包心菜和榨菜都大量出现滞销,成了卖不掉的“伤心菜”。不过,这样的情况,王林平没有感受过。王林平说,他卖了20年的山地蔬菜,从来没有碰到卖不出去的情况,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王林平说,山地蔬菜之所以不愁卖,除了品质好以外,时间差也是重要的因素。“山地蔬菜上市的时间一般集中在七八月份,正好是新鲜蔬菜最少的时候,外地菜运过来价格高,而且不新鲜,而临安的山地蔬菜早上采摘,下午就到杭州,最快晚上就能上消费者的餐桌,很受欢迎。”
王林平现在一般都是把菜运到杭州勾庄的蔬菜批发市场,再分销到长三角各地,除了杭州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都进入上海、南京、苏州等地超市。
山地蔬菜
成为平稳浙江菜价的重要因素
浙江是全国蔬菜主产区和出口大省,全省蔬菜瓜果年播种面积占全国第11位,产量占全国第12位。不过,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因为平原稀少,蔬菜种植面临发展空间上的制约,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来城市郊区的菜地逐年减少,大量蔬菜消费要靠外省供给,目前外地菜已经占到浙江蔬菜供应量的40%,这也是蔬菜零售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向山地发展蔬菜种植,将成为缓解这一状况的重要手段。省农业厅农作局副局长潘慧锋说,2005年浙江省山地蔬菜面积只有40万亩,经过5年的发展,目前已达到了145万亩。山地蔬菜的发展有效地弥补了平原菜地的减少,使得近10年来全省蔬菜面积一直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
山地蔬菜热销也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在海拔近千米的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盘前村北山,以前靠出门打工挣钱的村民,如今都回家种上了山地蔬菜。据村干部介绍,五年前村里的萝卜大棚只有1个,现在已经发展到2000多亩。
临安清凉峰种植10亩蔬菜以上的种植大户,一般每年新增一两个,今年一下子增加了29个。“去年种蔬菜都赚到钱了,今年不少年轻人都不出去打工,在山上承包菜地。”王林平说。
经过5年的发展后,现在,浙江的山地蔬菜开始向精品化发展。回山镇茭白专业合作社的茭白去年卖3.5元/斤,已经比普通茭白高一倍,不过合作社新开发的礼盒装茭白,批发价就卖到5元/斤。临安清凉峰绿源蔬菜专业合作社今年开始搞菜地的自助游农家乐,游客自己来采摘辣椒、茄子,称斤后的售价比农贸市场的零售价还要高,游客还是很欢迎。
据都市快报 记者 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