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5月18日电(记者 余靖静)浙江文博界在全国率先尝试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升民众素质。多年来,“免费开放”从最初的备受质疑到渐成共识再到全面推广,发展之快超出了“试水者”的预计。
成立于1929年的浙江省博物馆,2004年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率先实行常年免费开放。据该馆馆长陈浩回忆,20世纪90年代后期,省博就开始实行成人10元/人、儿童5元/人的年卡制度。较之平日15元/张的门票,凭年卡参观博物馆不受时间、次数限制,几乎相当于免费,公众接受度很高,第一年就办理了40万张年卡。同时特殊群体还能免票,实行免费开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就在此前的2003年5月18日,即当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杭州西湖周边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历史博物馆、章太炎纪念馆、苏东坡纪念馆,加上之前已经免费开放的于谦祠、俞曲园纪念馆、林风眠故居纪念馆、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等,已宣布全部免费对外开放。
“博物馆的功能除了保存遗产之外,还需要服务社会。免费开放打开了服务社会这扇门,但也是考验的开始。”陈浩说。浙江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第一年,全年总参观人数达到105.6万人次,是免费开放前人流量的5倍。春秋季节,平均每天有七八千人次进馆,节假日每天达1万多人次,最高峰时甚至达到3.5万人次。大量观众聚集在展厅里,影响参观质量,安全保卫压力很重。还有少数人的不文明举动影响其他人参观,损害博物馆的形象。
全国博物馆界为此进行了大讨论。有人说,免费开放让博物馆变成了农贸市场。许多人担心在公民素质还需要提升的时候,免费开放会不会对博物馆的展品造成伤害,服务和管理怎么可能迅速提升?浙江省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得到了财政充足的经费支持,然而全国又有多少博物馆具备这样的条件?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说,政府、博物馆与市民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向博物馆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并无偿提供给公众,使公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在免费开放这件事上,我们知道什么是大方向,什么是必须坚持的,什么又是暂时的、局部的,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服务设施不够可以增加,管理不到位可以逐渐改进,公众的素质可以逐步提高,就是不能走回头路,重新设立门槛。”陈浩的想法代表了当时浙江文博界的主流想法。
浙江文博界开始自我调整。在财政支持下,各地博物馆改善基础设施,改造基本陈列,增加临时展览,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同时,通过“免费不免门票”、适当控制总量等方式对参观的质量进行调控。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条件普遍得到改善。
以浙江省博物馆为例,免费开放7年来,参观人数一直稳中有升,到2010年,年参观人数达157万人次。参观者结构方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外地观众从原来的1/5变为现在的“半壁江山”;二是社会低收入群体大量走进博物馆;三是未成年人群体不断增加。
免费开放后,广大公众对文化产品的要求更高了,展览质量的重要性更加突现出来。这种压力促使浙江省博物馆努力打造更多的精品展览,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公众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浙江省博物馆除常年基本陈列外,积极整合馆内、省内、国内和国际文物资源,每年自办或引进临时展览30个左右,并确保每年都推出若干个上规模、高质量的大型展览。如2010年,从国家博物馆引进《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从河南博物院引进《青铜时代中原夏商周文物展》、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引进由西北五省区22家文博单位联合举办的《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出文物数量多,质量高,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推动了馆际之间的展览交流。
在杭州,博物馆资源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18个公益性场馆中,已有71个场馆成为承担适合青少年成长需要的“第二课堂”活动场所。中小学生凭免费的“教育券”,每人每学年必须参加6次以上“第二课堂”活动,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兑付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教育券”,这笔资金就是博物馆的发展资金。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说,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是一所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不用学费,也没有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