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作文化论坛上的民间传统戏曲演出。(周建平 李岩宏 摄)
浙江在线05月20日讯
金银彩龙开道,雕龙饰凤的八卦藻井修缮如新,平调“耍牙”和昆曲《游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戏台上精彩演绎,令观众连连叫绝。昨天,2011中国木作(古戏台)文化高峰论坛在宁海梅林街道岙胡村胡氏宗祠古戏台举行,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金坚范,中国国家天文台书记、副馆长刘晓群,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胡德生,故宫古建筑修缮中心工程管理处处长尚国华等专家齐聚一堂,就古戏台保护、开发和传承献计献策。
百年古戏台新生备受关注
当天的高峰论坛开幕颇有特色——胡氏宗祠古戏台在全面修缮后,举行了极具民间文化特色的开台仪式,身着古装的民间艺人以古礼告天地,在锣鼓声中宣布开台。据了解,这处宗祠建于清嘉庆二年(1827年),为三连贯藻井结构,第一个藻井有16个龙头状坐斗,出华拱15跳,第二藻井为八卦盘式,设龙凤坐斗16个,第三藻井分大小两井口,设龙凤坐斗8个。
胡氏宗祠古戏台是宁海保护古戏台的一个缩影,宁海现有120余座宗祠和古戏台,近年来,当地加大了古戏台保护力度,众多戏台得到修缮,还设了古戏台旅游路线,扩大了宁海木作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宁海保护古戏台之举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金坚范说:“宁海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令人惊叹。古戏台等古代木作是一个地区文化历史的记忆,保护好城市记忆,才能坚实地建设现代文化。”
让古戏台“活”起来
昨天,中国台湾著名主持人凌峰以“传统文化保护热心人”的身份,用幽默的语言主持整场论坛,而在专家发言的间隙,古戏台上分别表演了宁海平调绝技耍牙、山西晋剧院的《含嫣》、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九斤姑娘》、浙江省京剧团的《贵妃醉酒》、上海市青年京昆剧团的《游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与会者尤如穿越千年。这一特殊的开会方式,正与专家们的主题发言吻合——专家们一致认为古戏台的保护应该与开发结合起来,让古戏台重新“活”起来。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胡德生说:“古戏台等木作是古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宁海古戏台在内的浙江木作,是民族的瑰宝。古戏台的保护可以与地方文化建设、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修缮、改建与旅游景点、戏曲表演等有机结合起来,将古戏台重新融入群众的生活。当人们在古戏台上观看优美的戏曲,忘记一天的疲劳时,古戏台才能真正走向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