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眼鸟在洗澡。
林舒菡 摄
浙江在线05月20日讯
本月15日,在市区松台广场上,举办了温州首届鸣鸟鸣唱全国邀请赛,来自全国的33只绣眼鸟进行了角逐,吸引了数百名市民观看。经过激烈的比赛,瑞安郑先生一只“叫得好又长得美”的绣眼鸟获得了冠军。昨天,记者走近包括郑先生在内的绣眼鸟爱好者,探访了极品绣眼鸟是如何练成的。
裁判:冠军的综合素质排第一
绿绣眼俗名粉眼儿、粉燕儿、竹叶青等,体长11厘米左右,羽毛呈灰、褐或黄绿色,尾巴和翅膀短小,寿命最高长达20年。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毛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所以得名绣眼。绣眼鸟常见有暗绿绣眼鸟及红胁绣眼鸟,而江浙一带爱鸟人养的主要是暗绿绣眼鸟。
本次参加比赛的绣眼鸟,有半数以上来自南京、江苏、上海等地,其余的是温州本地的。本次比赛主要是根据绣眼鸟的声音和体型进行打分,这意味着,“选手”要想打动评委,要跟“超女”、“快男”比赛一样,不但要有好的唱腔,还得外形出众、仪态优美。看看比赛决出的前三名就能发现,本次鸣唱比赛拼的绝对是综合实力!
比赛当天,有两个裁判长、8个裁判,蔡荣伟是裁判之一。蔡荣伟告诉记者,本次瑞安郑先生的绣眼鸟之所以能夺冠,不仅在于这只鸟唱得多,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唱腔优美,音高而洪亮,别有一番韵味。此外,它的台风也非常好,“演唱”时昂首挺胸,姿态优美。
原来,本次比赛,首先要比谁的口多(一次鸣叫的时间长短,一口气能叫上50下就是一只“好鸟”)、口勤(唱一阵,停顿一下还可以继续唱);两只鸟在“口多”、“口勤”上难分上下时,就要比谁的外貌长得更俊美。评判外貌有两个标准,一为体型,二为毛色,体型好,毛色漂亮者胜出;在比了外貌还难分上下时,就要比“站相”和“坐相”,站的时候不能有“钻笼底”、“爱仰头”等坏毛病,否则是要被扣分的。
温州市鸟类研究会副会长陈国华告诉记者,绣眼鸟的唱和叫有根本性的区别。常规的叫声,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呼唤,这种声音单而直,而“唱”则是鸟的情绪进入高潮并处于有表现欲望的条件下所发出的一种声音,这声音比常规的叫声要更高一些。鸟在唱时,可以看到它的顶毛有时竖起,眼球熠熠生辉。发音时,嘴张得特别大,发出的唱声高亮,明快,有共鸣声。发音的高度一般都要比常规叫声高出五度至八度。如果能基本上达到上述的要求,就可以说这只绣眼鸟已经能“唱”了。陈国华有一只养了13年的绣眼鸟,他跟这只鸟的感情很深,他的手机屏幕、电脑屏幕都是这只绣眼鸟的“尊容”,手机铃声也是这只绣眼鸟的叫声。
选手:伺候好这娇贵的鸟可不容易
这几天,本次冠军绣眼鸟的主人郑国平,一直沉浸在喜悦中,说起自己的爱鸟,他滔滔不绝。“我养了20多年鸟,很多人都知道我画眉养得好,对于绣眼鸟,其实我养的时间也不长,但这只绣眼鸟,真是太争气了。”
今年50岁的郑国平创办了一家企业,平时工作很忙。在本次比赛前,他养的画眉鸟多次夺冠,给他带来了很多荣誉。郑国平告诉记者,这只绣眼鸟3岁多,是他今年年初花1000多元从南京买回来的,他给它取的名字很普通,就叫“小鸟”。刚买来时,他就发现“小鸟”特别爱叫,家里平时只要有一点声响,它马上就会大叫特叫,比如他的老婆在洗菜、家里的小挂件随风响动一下,“小鸟”就会叫得特别响,直到叫累才罢休。
郑国平告诉记者,“小鸟”特别有灵性,“竞争意识”很强,越是人多叫得越响。平时,他总是开车带上“小鸟”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山上去遛鸟,笼子刚一挂定,“小鸟”看到同伴就开始叫,每次都要把别的鸟比下去才罢休。有时,郑先生带着它和一帮养鸟爱好者交流的时候,“小鸟”叫起来总是特别响,以至于吓着一些绣眼鸟,被吓着的鸟好几天都不愿意叫,害得郑先生不好意思把“小鸟”带到养鸟爱好者那里去。
郑先生对这只绣眼鸟特别精心呵护。他一般一两天要给它洗个澡,洗鸟笼、梳理、练嗓、遛养等,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他都是自己动手给“小鸟”准备“饭菜”。他把熟蛋黄、黄豆粉、玉米粉等,揉成一团再搓成像面条一样的长条,最后将其切成小小的颗粒状,放在鸟盆中由“小鸟”自行啄食。平时,“小鸟”还要吃虫、吃苹果和黄瓜等。据了解,绣眼鸟吃的虫子必须是煮熟的,他前不久刚刚花了900元买了一斤虫子,煮熟、晾凉再用保鲜袋装好放在冰箱里,每天拿出两只给小家伙吃。
郑国平的绣眼鸟得了冠军后,有人出价2万元要买下这只鸟,甚至叫郑国平自己出价,还是被郑国平拒绝了,他说多少钱都不卖。
有人说,绣眼鸟也有个从“生鸟”养到“熟鸟”的过程,刚买来或刚从野外捉来的绣眼鸟,在不熟悉环境时,是不愿意叫的,如果受到惊吓,那更是几个月都不愿意叫一声的,需要重新和它培养感情,它才会恢复对主人的信任,重新鸣叫。
为了绣眼鸟能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主人一般都会通过多到户外遛鸟的办法,让它多接触大自然,多呼吸新鲜空气,以稳定它的情绪,让它逐渐适应笼中的生活。绣眼鸟养成“熟鸟”后,就愿意跟着主人到处走走。所以,一些养绣眼鸟的人,会将它捧在手上,在闹市和公园中遛来遛去。所以,绣眼鸟可以跟着主人遛弯。捧着玩的绣眼鸟,因其经常与人接触,所以不惧怕生人。
估计:温州养绣眼鸟的有上千人
绣眼鸟是候鸟,秋天将要过去,冬天即将来临时,绣眼鸟开始向南方的亚热带地区迁徙。在一些城郊结合的山丘林地,经常可以看到成双成对的绣眼鸟在衔草筑巢,或在觅食喂幼鸟。
一位养了四十多年鸟的养鸟爱好者告诉记者,在所有的观赏鸟中,除了那些在外形上有明显差异的可以立即分辨出性别的鸟外,基本上都是用“清口”的办法来甄别雌雄,但对于绣眼鸟,仅有这招还不够,因为雌性绣眼鸟,除了不能叙鸣(串口叫)不能“唱”之外,仍然能和雄鸟发出同样的差异甚微的叫声。但有经验的人,听得出雄鸟的叫声为“淇切——淇切——”,而雌鸟自始至终也只有“淇——淇——”的叫声。家养绣眼鸟的话,主要是为了听叫声,所以养鸟爱好者选择绣眼鸟时,一般都选养雄性鸟,如果抓到雌性鸟,也会马上放飞。
据了解,养绣眼鸟的爱鸟者,一般都会有观赏笼、饲养笼、浴笼等必备鸟笼。爱屋及乌的情结又让人们对鸟笼选择档次攀升。记者了解到,在我市,少到几百元,多到上万元的鸟笼琳琅满目,楠木的、紫檀木的,还有红木的,价格从百十元到上万元不等。
温州市鸟类研究会负责人透露,保守估计,现在我市养绣眼鸟的已有1000人左右。每到早晨,这些养鸟爱好者就聚集在市区景山、杨府山、中山公园、绣山公园等各大公园一起遛鸟、聊鸟,已成为城市一道风景线,同时也向社会宣传普及鸟类知识及爱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