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4日讯
温州版“限购令”规定:“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要暂停其在本市内购房。违反规定购房的,不予办理房地产登记。”然而,面对“限购令”,总有人想方设法钻“空子”。记者近日以想规避“限购令”的购房者身份,暗访了市区宏源路、丰源路、温迪路、惠民路上的多家房产中介。多数房产经纪人建议如果用于投资,最好还是选择购买商业地产,但也有少数房产经纪人偷偷给记者支了一些“暗招”。
-暗招一:假离婚
在宏源路上,某房产中介的一名经纪人告诉记者,“假离婚”是现在规避“限购令”用得最多的一种办法。她说,“限购令”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比如一对夫妻有三套房产,在“限购令”下已经不能新购住房,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协议“假离婚”,将三套房产全部归入其中一人名下,清空另一人的房产,以让他或者她拥有购房资格。
●风险提醒: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假离婚”最终变成了“弄假成真”,因此不建议恩爱的夫妻用物质利益去考验情感牢固度。因为即使夫妻双方是“假离婚”,但在法律上会产生法律认可的财产分割效力,导致财产产权转移。就拿拥有三套房产的那对夫妻为例,一旦弄假成真,放弃房产的一方将面临“人财两空”的局面。此外,如果用“假离婚”逃避税费,其实属于逃税漏税行为,按规定情节轻微的要补缴税款,并被处罚一倍以上的罚金。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暗招二:注册公司买房
在温迪路上,一名房产经纪人透露,现在还有人通过“注册公司”规避“限购令”的。据他所知,之前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曾在微博上说过:“以公司名义买房,‘限购令’管不着!”这件事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但不管怎么说,确实有人在用这个办法。也就是说,个人到工商部门先去注册一个公司,然后以公司的名义买房。
●风险提醒:为了买房,去注册一个公司,到底要多花多少成本呢?我们且来大致算算账。据记者打听,现在如果是注册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此外还必须有相应的办公场所等。至于注册“1元公司”也就是个人独资企业,虽然不用实缴注册资本,但是要承担无限责任。以公司名义购买房产,在税收方面也是与个人购买不同的,契税须按3%征收,而个人购买普通住宅契税一般情况下是按1.5%征收的。此外,以公司名义购买房产只能一次性支付购房款。另外,如果以后想卖房,房子转手方面的费用很高。比如以100万元购入一房产,即使转手出售时房产增值到180万元,虽然看上去有80万元的收益,但是缴纳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可能就要高达50万元左右。
-暗招三:“补缴”社保
对于“需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这一“限购令”条款,记者在暗访中了解到,一些房产中介会给没有社保证明的外地人支招,暗示他可以“补缴”。一房产经纪人告诉记者,一种办法是找亲戚朋友的公司,挂靠后补缴;另一种办法是找空壳公司,这些空壳公司可以为购房人以本单位员工的身份“制作”劳动合同、发放工资的财务凭证、会计报表等等,以此达到帮助购房人“补缴”社保的目的。这位房产经纪人还告诉记者,他们可以帮忙介绍这样的空壳公司,但空壳公司会收取一定的“操作费”,具体费用根据买房人情况不同略有差异,大概费用在四五千元左右。此外,她还透露,一些保险业务员也会接这样的业务,如果对房产中介不信任,也可以去找保险业务员想办法。
●风险提醒:这种“补缴”社保的行为存在巨大风险。对挂靠者而言,一旦被社保部门查出,社保资格将会被取消,而且这些愿意被挂靠的参保单位以经营不规范的“皮包”公司居多,不排除其卷款潜逃的可能。而且对被挂靠单位而言,如果挂靠者因为违规受到相关部门惩罚,也容易让挂靠者反咬一口,引发劳资纠纷。记者林乐丰
-有人这样说
政策高压下
谁敢造假,谁能造假
我来北京工作已有三年,一直在考虑买房。
2008年想买,看看房价,摸摸口袋,囊中羞涩,望而却步。
2009年想买,好不容易凑了首付,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房价一天一个价,甚至坐地起价,无奈又无力,就此作罢。
2010年想买,发现房价不配合专家们的高见,没有要跌下来的意思,从年初撑到年末,竟然又涨了。
正要期待把梦想延续到2011年,突然“限购”了。对于政府的调控政策,我支持,可是,不少中介给我打电话说,你完税不满五年?没关系,不影响买房,我给你个电话,是某单位的公务员,可以帮你把交税材料补齐,缺一年交四千。
我说这种空子也能钻,不会是骗人的吧?
中介言之凿凿,放心吧,我们公司作担保,如果办不成,全额退款。
我还是不敢相信,政策高压下,还有人敢造假、能造假。
问了一些朋友,都说不少中介在这样操作。
我就纳闷了。如果这是真的,岂不是顶风作案,就没人查吗?如果这是假的,岂不是明目张胆行骗?更需要人来管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