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队员在舟山革命烈士陵园聆听老同志讲述革命故事。廖小清 吕玥 林上军 摄
浙江日报舟山5月26日电 舟山,是一座拥有众多红色记忆的城市。
作为全省最后一个解放的地方,舟山群岛在解放战争期间几经浮沉,无数革命志士血洒山海间,已成为一处后人缅怀过去、追古思今的重要地标。
今天上午,在当地老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饮水思源”红色寻访舟山小分队和浙江海洋学院、舟山航海学校学生等近40名成员,走进舟山革命烈士陵园,聆听老人们讲述当年发生在浩瀚东海上的革命故事,并与他们在海山公园内席地而坐,面对面交流,畅谈海岛巨变。
浩瀚东海铸丰碑
舟山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定海城北龙峰山麓,主要为纪念在解放舟山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所建。
“这里长眠着150多位不同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烈士陵园管理处负责人邬志勋向大家介绍,但这并不是所有烈士。为解放舟山群岛,近2000名解放军指战员英勇捐躯,大多被就近埋葬在舟山的各个岛屿。
“没有他们,就没有舟山的今天。”84岁高龄的离休干部葛望春告诉同学们,如今的舟山,可以说是在革命先烈的鲜血上建立起来的。在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省内规模最大的登步之战中,1400多名将士奋勇拼杀、为国捐躯。
整个寻访过程中,几位老干部讲得十分动情,虽然他们都已80多岁高龄,但依然坚持为年轻人讲述当年的故事。他们说,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同学们也围在他们身边,听得格外认真,并不时在小本子上记录着。
“虽然在舟山海洋学院读了两年多,还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生动的故事。”浙江海洋学院学生武燕霞告诉记者,这次红色寻访让她收获良多。
无名亦是真英雄
从烈士资料陈列馆出来,同学们拾级而上,来到位于陵园中心位置的悼念广场,在广场上举行了简单的默哀仪式,向烈士们致敬。这时,50多位来自上海、宁波、广东等地的老战士,与寻访队员们不期而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曾在舟山当过兵,今天刚好在这里聚会。”当80岁高龄的上海老人张惠贤得知,这些学生都是参加本报和浙江大学共同组织的“饮水思源”红色寻访大型新闻行动时,显得很高兴,主动和同学们聊了起来。
看到现在日新月异的变化,老人不禁又怀念起那些为舟山解放而牺牲的战友们:“许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太让人惋惜了。”
但舟山人民不会忘记。寻访队员们获悉,在舟山烈士陵园内,就曾有3座无名烈士墓,现在剩下两座,用来纪念在解放舟山战斗中牺牲的未评烈士和无名烈士。舟山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胡亦男拿出一本纪念舟山解放所编写的《东海怒涛》,指给大家看书中一页页的“牺牲人员(未评烈士)名单”。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帮助全国各地的烈士家属,寻找他们在舟山牺牲的亲人。”胡亦男说,虽然不少人在战乱年代最后下落不明,甚至死后连名字都没有,无法确认他们的烈士身份,但在老百姓的心中永远记住他们;他们同样是舟山人民的恩人,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看着烈士陵园中的无名烈士墓,听着那些历史研究者所说的故事,寻访队员们被深深感染,浙江大学学生谢鸿存也颇有感触,他说,这些事情让他想到电影《集结号》里的场景,他希望社会各界能作更多努力,帮这些英雄找回本该属于他们的荣誉。
喜说群岛新变化
上午的寻访之旅时间不长,大家不仅听到了革命故事,更听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舟山发展史。
“舟山解放前,人民生活水平非常低,记得当时滩浒岛上有首民谣这样唱道:‘滩浒山啊滩浒山,十间茅屋九间塌。烂番薯干当好饭,破网烂船搁沙滩。小竹网丝当被盖,盼望救星早日来。’这是当时舟山不少小岛上群众生存情况的真实写照。”83岁高龄的舟山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潘忠相,是舟山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告诉寻访同学,与滩浒岛一样,现在舟山许多小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都建起了楼房,而且随着舟山小岛迁大岛建工程的实施,许多人在更广阔的空间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最让潘忠相高兴的还是“大海变通途”梦想的实现。随着轮渡的发展、大桥的建设,外地来舟山的时间越来越短,现在从宁波到舟山开车仅需半个多小时。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正扬帆起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