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松的侄子俞治华向我们讲述革命斗士的故事。 史春波 摄
浙江在线05月28日讯
浙报集团、浙大联手启动“饮水思源”红色寻访大型活动,前天,绍兴小分队来到的第一站就是充满锐气的诸暨。
在这里,有共青团的第一任书记,俞秀松烈士。
在这里,有曾8次上书党中央,为“包产到户”奔走呼号的陈新宇。
在这里,还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创造了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典范,并一直不断创新保持活力至今的“枫桥经验”。
在这片充满创新、锐气、开一方先河的土地上,寻访团成员听不完,问不够,寻找青春的方向。
当年他正是我们这个年龄 可已是锐气逼人的斗士
对红色寻访团的大多数成员来说,这还是第一次走进俞秀松故居。这是一座怎么样的红色圣地?俞秀松,又会以何种精神感染他们?对于年轻的队员们而言,这是一次充满好奇的红色寻访。
90后大学生曾涵(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大二学生,在青年素质发展中心团务工作部主要负责团建工作)
韩斌(青年打工者、诸暨耀江开元大酒店团支部书记)
俞秀松故居位于诸暨市次坞镇村,这是一座建于清代的四合院,经过160多年的风雨洗刷,如今已显破败。
一楼的大厅里,陈列着俞秀松烈士的事迹。我们驻足,细细观看,听着俞秀松侄子的讲解。渐渐,烈士的形象清晰起来。
俞秀松,他是一个锐利的斗士,他流淌着诸暨人的血液,有着这方水土的特有性格。
年少时,他从这座老屋走出,走向了革命,1919年初,他最后一次回家,留下了一句话:“我要等到大家有饭吃,等到讨饭佬有饭吃时,再回来。你要相信,这一天会到来的。”从此他至死再未回家。
五四运动时,他还是杭州青年运动的领袖,他创办的《浙江新潮》,成为浙江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
在我们以往的印象里,提到共青团总会想起陈独秀,却不知道,共青团的第一任书记是俞秀松。
年仅23岁的俞秀松做了第一任团中央书记,这让我们感到振奋。如今的我们正值他当年的年龄,应该怎么样向他学习,我们陷入了沉思。
即使是在狱中,俞秀松也是个锐气的战士。1937年12月10日,俞秀松被康生之流陷害,含冤入狱。狱中他是这样说的: “真理只有一条,事实是改变不了的。我们的事业一定要胜利。”
从故居出来,已是傍晚,夕阳西下,回望这座老屋时,我们分明感觉到,它的周围依然弥漫着一种锐气,青年的锐气,烈士的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