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31日讯
长人馄饨、矮人松糕、鱼丸汤……这些温州人耳熟能详的传统小吃,早就名声在外。然而,记者从省文化厅非遗处了解到,两年一次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名单上,龙游小辣椒、义乌蜜枣、新昌小京生、桐乡榨菜等浙江名小吃云集,但唯独不见“温州小吃”的身影。为何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
不在市级名录,无法申报省级“非遗”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非遗”,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温州民俗博物馆副研究员赖施虬称,小吃同样可以申遗,但必须是经由口头或行为得以传承,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并在某一地区或民族内得到老百姓普遍认可的。
市非遗中心主任卢和乐说:“参与评选省级‘非遗’必须是已经入围市级‘非遗’名录的项目,但市级‘非遗’名录里压根就没有温州小吃。”
经营者对“非遗”不是很了解
专家说,温州的传统小吃至今未入围市级“非遗”名录,不是温州小吃不够格,而是温州小吃连“申遗”这一步都还没迈出。
莫非是温州小吃经营者对“非遗”不感兴趣?“有关部门最好能牵个头。”接手“长人馄饨”已近20年的杨进昌说,长人馄饨名气不小,但直到去年才入围鹿城区“非遗”名录,他不知道该如何进一步申请市级“非遗”。
“非遗?听说过,但是不怎么了解。”强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办负责人说,有关部门对小吃“申遗”的宣传力度做得不够,也缺乏相应的扶持,知道小吃也能“申遗”的人并不多。
温州民俗学专家叶大兵说,只要是制作技艺富有特色、受到老百姓认同的温州传统小吃,都可以“申遗”。技艺传承上出现断层的小吃,就更应当加以保护。
专家建议以“瓯菜”名义集体“申遗”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小吃经营企业(个体经营户)对“中华老字号”等能够直接打响招牌的做法比较推崇,而对“非遗”知之甚少。单独申遗成功的胜算有多少,即便申遗成功,能否在短时间内收到实实在在的商业效益,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因此,即使是鱼丸这样的温州名小吃,企业也不愿花大力气“申遗”。
传统小吃“申遗”讲究的是小吃文化的传承,对历史的保护。“曾有经营温州传统小吃的个体户打听如何‘申遗’,但大多是受自身利欲驱使,有点变味。”市非遗中心有关人士说。
瓯菜,是温州菜系的代称,菜式繁多,最早见于清时的古籍记载和调查。叶大兵说,瓯菜虽不及杭帮菜,但也有上百年的历史,温州小吃完全可以借鉴杭帮菜的做法,以瓯菜的名义集体“申遗”。当然,“非遗”项目评选有严格的要求,从县(市、区)级“非遗”到市级“非遗”,再到省级“非遗”,温州的各种传统小吃必须经历层层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