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水荒来临心不慌
浙江日报玉环5月31日电(记者于洪海 洪卫 报道组陈萍) “河道水位下降了两米多,不到往年同期的三分之一。稻田灌溉急需用水,但水泵一开,抽出来的尽是泥巴。”今天下午3时,玉环县沙门镇52岁的种粮大户柯荣光,指着干涸的稻田说,脸上满是焦虑的神情。今年老柯遇到麻烦不小,因为久旱无雨,他承包的2800多亩稻田缺水严重。
记者在田头见到老柯时,他正在启动水泵抽水。“现在河里的水只能保证80亩秧田供水,再不下雨,晚稻插秧时根本无水可用。”据老柯介绍,他的稻田共有30台水泵,如果全部开动,一天就会抽干河里所有的水,而且这些水放到2000多亩田里,两天就挥发掉了。但老柯并没有怨天尤人,他每天逡巡在田头,仔细算计着每一滴水。
目前,沙门镇正遭遇1963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副镇长蔡万青介绍说,自去年8月以来,当地尚未下过一场像样的雨,目前全镇山塘全部干涸,唯一的饮用水源小闾水库可蓄水260万立方米,但现在只剩下50万立方米,如果再持续干旱,再过20天农业用水就无法保障了,居民生活用水也将出现困难。
尽管旱情已现,但蔡万青心中并不慌乱。沙门镇已经新建增压泵站,新铺设的5公里长的水管也已接入城区管网。前段时间,镇里已对这些设施多次调试,随时都可启用,确保生活用水无虞。镇里日前紧急举行了水资源及供水调度会议,决定严格执行先生活后生产的用水原则,小闾水库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
沙门镇现有8000多亩水田和旱地,当地农户正想方设法抗击旱灾。在沙门镇瑶坑村,记者发现,村口原先的稻田已变成了旱地,种上了青菜、黄豆等作物。正在地里耕作的村民应顺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的黄豆8月份就可收获,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每亩的收入500多元,和种水稻的收益差不多,不过由水稻田改成了旱地,用水省多了。
记者采访时,许多村民介绍,由于持续干旱,在政府的引导下,许多灌溉极不方便的农田,纷纷被村民主动改成了旱地。“下不下雨,这个我们没办法。但我们也不能干等着,要自己想办法。”在旱情面前,农民也有自己的法宝。
面对水荒,沙门镇的企业也积极行动起来,记者在当地最大的耗水企业——华润啤酒台州有限公司了解到,他们加大中水回用力度,仅5月份节约用水近1万吨。企业还与车间签订节约用水责任状,把节水指标量化到每一位员工身上。
在双都河村,记者来到82岁的老人江二梅家里,老人正悠闲地打理着自己房前的菜地。记者打开门口的自来水龙头,清水汩汩涌流。老人说:“虽然干旱,但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影响。”语气中,透着一份自信。
长兴:消防送水到村口
本报长兴5月31日电(记者秦军 韩晓军 实习生孟婷燕 报道组甘剑勇) “水来啦,水来啦。”今天下午4时15分,一辆消防车在长兴县林城镇太傅村村口的临时供水点停下,大批村民闻讯赶来接水。
消防员下车后打开水箱的水管,清澈的水喷涌而出,挨个注入村民预先放好的水桶里。
搬来大小8个桶接水的村民俞阿秀和丈夫,分四次把水往家里搬。他家有三口人,家里开着一家理发店,所以用水量比较大。
太傅村由于地势较高,断水较早。从5月3日起,政府就组织了送水车给村民送水。“高温时每天送两趟,最近较凉爽,每天送一趟。”正在给村民接水的长兴县消防大队战士谭锷说,“一辆消防车可以送水15吨,一趟跑下来,每次都能送完”。
“林城镇目前正面临着几十年未遇的水荒”,镇党委委员伍永红对记者表示,“保障人们的生活用水放在第一位,目前,每天有七辆运水车往返于林城送水点。”
自去年入冬至今,林城这一带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今年1至4月降雨量只有155毫米,是常年的30%,承担着林城18个村庄5.8万人生活用水的周吴水库自3月以来一直处于干涸状态。
今年1月以来林城的部分自然村已经出现间断性停水。面对旱情,村民们也纷纷自助抗灾。他们尝试寻找新水源,利用水井、山塘水库和泉水缓解旱情。
在新星村,村民从4月下旬开始,就利用本村大泉自然村的泉水,采用增压设备,解决了本村1800人的生活用水,并且还一并解决了相邻阳光村近千人的生活用水;在方山窑村,村民从5月上旬开始用增压设备巧妙引入山塘水,解决了本村2200多人的生活用水。
当地政府也立即启动应急方案,采用动力翻水,组织了4台水泵,将水库仅有的少量水源确保林兴自来水厂有一定的水量供应。同时,该镇还与建设局、水利局等部门紧急从邻近的小浦水厂调水支援。
“林城每天所需基本生活用水是4000吨,小浦水厂每天供水1500吨,再加上林兴自来水厂800吨左右。”伍永红说,除此之外的用水缺口主要靠送水解决。“眼下,我们除了增加运水车外,还在加快备用水厂建设。”
今天下午,记者还来到了位于林城开发区的备用水厂工地,净水池已在清理中,储水和净水设备基本安装完毕,再等上十天左右就能启用供水。“届时可保障林城人用水。”林城镇副镇长佘立彬说。
常山:昼夜不息抽水灌田
本报常山5月31日电(记者蒋蕴 毛广绘 报道组汪峻)顶着烈日,衢州常山的种粮大户林小良和四个农民一起,把一台刚买来的柴油机,抬到了同弓乡湖石头村的一条小河边。附近的300多亩稻田,这两天都要靠这台机器带动水泵抽水灌溉。林小良告诉记者,自己原先的那台柴油机,因为连续几天日夜运转已经不堪重负,无法开动。
“早稻赶着这几天插秧,没有水怎么行?”林小良说,今年的旱情特别严重,除了一周前的一次降水,整个春天基本没有明显的雨。“农家人知道,秋旱不稀奇,可是春天碰到这么大的旱情,倒是头一遭。”
常山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数据,今年1月至5月,当地降水量为31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70.7毫米,这一数字只有往年的35.8%,而且没有连续性降雨,目前旱情已经显露,抗旱形势较严峻。
湖石头村的这片水田,以往主要靠附近的一处山塘灌溉。今天记者看到,水田边过去用来引水的沟渠已经干涸,沟内布满了杂草。沿着沟渠有一条500多米长的皮管,是农户们花了很长时间专门铺设的,为的就是引河水浇田。
“往年,河里的水流起来的声音都是‘哗哗’的,现在你们瞧瞧,水面都是静止的。”林小良说,即便就是这条附近唯一的小河,水量也少了很多,充其量只能供一台水泵抽水。而一台水泵,一天只能向六七亩预备插秧的耕地供水。
今天一整天,林小良的三台插秧机都在不停地工作。这段时间因为旱情,他已经耽误了不少播种的时间。这个流转了附近几个村1860亩耕地的种粮大户,去年的产粮纪录是110多万斤。坐在田边,他掰着手指计算日期,现在种下去的早稻,80多天以后能收获,下半年还能不能赶上晚稻的种植期,他心里也没有底。
此次旱情,对常山县粮食种植影响较大。据农业部门介绍,由于灌溉水源不够,今年很多地方只能种植单季稻,全年粮食产量预计将明显减少。截至目前,当地早稻种植面积66500亩,缺水影响下种有4100亩,主要集中在球川、同弓、何家、天马等乡镇及新都办事处。其中水田受旱12500亩,旱地受旱8100亩。
常山县天马镇大麦圩村,是当地主要产粮村。村边塔垅畈700多亩耕地以往主要靠塔垅水库灌溉,因为水库的水位降低,眼下农户不得不从池塘或小溪里提水。为了争取插秧时间,很多农户的水泵都24小时连续运转。当地农民估计,今年每亩早稻田的灌水成本,要比往年增加70元至80元。
农民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部抽水机一天耗费的柴油约200元,人工工资每天接近200元,现在种一亩地的平均收益也就在400元左右。“这样一来,一天一台抽水机,等于抽去了一亩地一年的赚头。”他们心疼地说,现在啥都不盼,只盼老天多下雨。
记者从常山县水利部门了解到,该县主要水系有常山港及其支流芳村溪、虹桥溪、龙绕溪、南门溪。现有水库塘坝260座,87座重点小山塘,全县水库总蓄水量1.53亿立方米。截止本月,当地水库蓄水量约为7000多万立方米,仅占正常库容的46%。其中小型山塘水库蓄水量,也较去年同期减少四成左右。
在今年刚刚启用的千红灌区,记者看到通过渠道防渗衬砌,渠水流速加快,灌溉用水3天时间就到达田间。但由于降雨量的大幅减少,很多水利设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