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漂一族约143万,超过户籍人口一倍
县级市出入境大厅民警接待量逼近上海
每100人只有6个大学生
而深圳囊括了国内六分之一的博士
兔年初春,浙中县级市义乌成为中国行政级别最低的新特区。
特区,中国快跑30多年间的热词。从渔村到1400万人口的国际都市深圳是它的最佳注脚,那里成就了五代创业者的梦想。
和生理年龄无关的青春气息、打了鸡血般的拼搏、精确到一分一厘的生意计算……类似语词是特区的标签。这些机遇与梦想背后,无人能统计有多少双脚踏上义乌的土地,又有多少人高亢抑或低沉地离去,但我们知道,30年间义乌经历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发展。
6月1日,义乌市统计局发布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11月1日零时这个时间点,义乌常住人口有123.4万人,10年共增加32.13万人,增长35.20%。然而,它并不能囊括义乌人的每一个分子。
国务院的一纸批复,将给在这座城市孜孜不倦的打拼者带来什么?
“人人肯努力,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希望”——近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曾多次憧憬这样的社会状态。或许,帮助社会的每个个体实现自我价值,才是城市发展的初衷与归宿,特区的本意。
在前特区时代,义乌人心中有着怎样的希冀,走向希冀的旅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折磨与喜悦,在特区驾到之今日,他们的梦是被惊醒,还是继续发酵……
在义乌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之际,快报记者来到新特区,追问、记录义乌人的生存与梦想,他们中有义乌人口的服务管理者、有本土草根商人、有漂在义乌的寻梦人,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
义乌人口与南昌合肥相当 快要赶上芝加哥了
假如义乌只有100个人……
一般,一座城市的人口总数是这么计算的:户籍人口+国内外来人口+境外外来人口-流出人口。
掌管户籍事务的义乌市公安局行政审批科副主任郑圻华说,义乌当前户籍人口约74万。
掌管外来人口事务的义乌市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楼旭君说,国内外来人口在143万上下。
掌管出入境事务的义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局长骆兴法说,一年中约42万人次境外人士造访义乌。
户口在义乌,但常年在外打拼的人有多少,并没有官方统计,义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陈炎认为大致有10万之众。
依照最简化公式,结果是这样的:户籍人口74万+国内外来人口143万+境外人士42万-外出义乌人10万=249万。这样的算法显然不妥,按规定,只要在义乌停留5天以上,就会被登记为外来人口。42万外籍人士这个数字的概念是“人次”,同一人一年多次进出义乌比比皆是。
义乌到底有多少人,找不到精确的官方数据支撑。或许我们没必要较真,这块土地上有多少人驻足,可以采信义乌市主要领导在正式场合常提到的数据:200万义乌人。
依照国际通行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义乌早已迈过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门槛。县级城市义乌的人口放在中国已不容小觑,在省会级城市中,和合肥、南昌相当,超过海口、银川。即便放眼全球,这也是一座有分量的城市,比美国中部名城芝加哥人口(辖区内约290万)少不了多少。
通过最新公布的义乌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我们试图还原新特区人的轮廓。如果义乌只有100个人——
那么,其中52个是男人,48个是女人;71个人住在城市,29人生活在乡村;6个人受过高等教育,74个人的文化程度在初中或以下;78个人处在15-59岁的劳动力年龄,65岁以上的老人有6个;52人是义乌土著,48个人从外地来此长住;每2.35人就能组建一个家庭。
数字背后,义乌市统计局副局长方达奇读出了这样的信息:
最近十年,义乌人家庭平均生孩子数量越来越少,孤身来打拼的年轻人在增加,二者使义乌人的家庭规模变得越来越小。
在浙江,每100人中有9个65岁以上老人,已步入老龄化,而义乌距离老龄化门槛尚有距离,依旧是年轻的城市,亦如充斥青春面庞的深圳特区。
数字背后,汹涌而来的外来青壮年劳动力拉低了义乌人的平均年龄。
作为老特区,深圳将全国六分之一的博士收入囊中,而义乌新特区有着与生俱来的草根气质:100个人里才6个大学生,这个比例只到浙江平均水平的七成。“目前产业结构尚缺乏吸引高端人才的能力。”
(二)
本地人
面孔之一
群体素描
义乌售一定要进白人世界
楼仲平 标签:义商
义乌售一定要进白人世界
近几年,每年有6000人把户口迁入义乌,也有2000人将户口迁往别处,无论哪个数字,和74万的户籍人口相比都不起眼。
获得户籍意义上的义乌人身份,他们中有人追随户籍原本在此处的老公、老婆而来,有人凭借高等教育学历而来,有人为义乌注入资金,成为投资移民,还有人常年在义乌打工,一点点找到城市归属感,且跨过政府设置的诸如高中文化、合法固定居所等移民门槛。
公安机关并未细数每类移民的数量,在义乌市公安局行政审批科副主任郑圻华的印象中,因在义乌投资买房,到他这里来办户口迁移手续的人似乎最多。
每年不过2000人的迁出量,被郑圻华视作新特区户籍人口高度稳定。这2000人中,有人出嫁,有人投资中西部,迁入投资地能获取政策便利,有人追逐一线都市的繁华。
郑圻华从中得出的观点是,义乌人舍不得义乌。
不仅是舍不得放弃义乌户籍,在走遍全球做生意的浙商中,义乌人走出去都显得那么“不积极”。
74万户籍人口,10万人在外经商、求学,这个比重远赶不上温州、台州。其实,就算是走出义乌做生意,义乌人干的依然是义乌那档子事。不是在外地造厂,为义乌小商品市场供货,就是在全世界克隆义乌商业模式,让“义乌市场”的招牌四处绽放。
义乌,尽管特区是新的,但从提篮市场到如今的国际商贸城,义乌的市场已走过六代,土著义乌商人不间断奔跑已有30多年,是什么让他们对这块土地始终抱有热忱和梦想?今天,他们的容颜是否已老去,身心是否已疲惫,心中还有怎样的新特区梦?
盯准不起眼的小东西,耗费数年心血,动不动就做成行业全国第一、世界第一,这是本土义乌人的发迹常规路线图。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就沿着这样的路径走到今天,这位46岁企业掌门给自己贴的标签是“微博控”,每天抱着电脑上床。
1979年,楼仲平14岁,摸着空腹,他不愿继续“解不了近渴”的学业。拎上篮子,跟随父亲加入了第一代提篮市场,开始了“鸡毛换糖”的传奇。当然,“传奇”是后人贴的标签,他当年的野心只有“填饱肚子”这一个。
若不是我刻意问起,义乌已很少有人记得楼仲平的学历背景,在网络上,他是微博达人、意见领袖,他的原创性博文引来近2.3万追捧者。
大家爱听他说话,因为楼仲平用30年时间证明:他在商界总能比人家远看个三五年。
1993年,义乌乃至全国,还没几个人懂得知识产权为何物,楼仲平就在义乌率先为自己的吸管注册了“双童”商标。他曾被人嘲笑,买衣服都帮人家贴牌,你一个做吸管的,要品牌干吗,“谁喝个饮料还找个放大镜看吸管商标”?
如今,他的名片上印着“中国驰名商标”的字样。
1996年,他想到,这么多人都在造吸管,造吸管到底用什么材料,每根吸管该做多长多粗,似乎该有人站出来定个标准。
吸管标准?楼仲平的新词让质监局的官员为难,面对请求,他们借给楼仲平一本水泥行业标准,让他看看起草标准是个啥格式。
顽固追逐10年,楼仲平起草的吸管标准成了行业标准,之后再升格国家标准,最终升格国际标准——谁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谁就是当仁不让的行业盟主。
于是,双童办公楼大厅竖起一块牌子:全球最大饮料吸管企业……
楼仲平在这句话后用了省略号,下一句是用更大字体篆刻的“成就另一种高度”。
2005年,楼仲平的高度是:每天造出1亿根吸管,地球人每用4根吸管,就有1根来自双童。
楼仲平追逐的另一种高度中有避险的含义。1997年,距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尚有11年,楼仲平造的吸管九成在出口,他觉得,把命运交在一个市场手里有点悬。双童一点点增加内销比重,到金融危机到来时,外贸已只占四成。
如今,他在吸管上玩起了卡通、变色、音乐、夜光等多种把戏,在全国多数吸管单价不超过1分钱的今天,他最贵的吸管卖到3块1根。
外国淘金者
面孔之二
群体素描
Fatima 标签:塞内加尔商人
让世界通过义乌了解我的国家
这是中国县级行政区域中唯一一个出入境办证大厅,用出入境人数衡量,这是中国开放度最高的县级市。
10年前,义乌市公安局设出入境管理科时,骆兴法是首任科长,如今,出入境管理科变成出入境管理局,他也成为了局长。
“10年10倍”,骆兴法这样形容进出义乌的外国人人数的变迁。尽管是县级市,但义乌出入境大厅一线民警的接待量逼近上海,平均每人每年要接待8000位外籍人士,每天有500个老外出入办证大厅。
去年,骆兴法接待了来自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韩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拉克名列造访义乌外国人的前四位,他们中,约1万人待在义乌半年以上。
他无数次遇到“穿着裤衩而来,西装革履而去”的故事。
来到义乌的多数外国淘金客,在本国混得并不好,有的甚至空手而来。义乌商品市场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外国人喜爱的商品,还有巨大的融资功能。
出于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考量,商贸城里的老板们会赊各种商品,让老外们带回国销售,售出后再回收货款。来自中东的外国人在此间尝到最多甜头,毕竟,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购买力超强。
在骆兴法眼中,成为国际贸易特区,义乌集聚越发多的外国人是“题中应有之义”。他说,如今来义乌的外国人以亚非拉国家居多,未来白皮肤的西方人若能涨到10%或15%,或许能印证义乌新特区的成功。
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塞内加尔人Fatima感觉很幸福,虽然自己的汉语说得不是很流利,但看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购买自己国家的商品,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感兴趣,她内心充满了感恩。
6年前,跟着丈夫Fatima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义乌,这之前她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待那么久。
“中国文化和非洲文化完全不同,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适应这边的文化,所以很怀疑能待多久。”可让她意外的是,来到义乌之后,她很快融入了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义乌很包容,很多元化,它允许各种文化进入,它的排斥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刚开始,Fatima最担心饮食和宗教信仰方面的问题,她不知道这个东方国家是否有场合满足自己的饮食和礼拜需求。一番了解后,她的这种担忧迎刃而解,因为在义乌外国人聚集区随处可见穆斯林餐厅,这些餐厅多为穆斯林开办,饮食几乎和她的国家没有什么差异。而众多的清真寺以及穆斯林活动场所也让她可以好好地和自己的同胞交流,孤独感并没有那么强烈。
生活上的适应,让Fatima有了长期留下的打算,三年前,第三个孩子走进了这个她逐渐熟悉的世界。让Fatima开心的是,如今13岁的大儿子不仅会说普通话,还会说不少义乌话。
Fatima的孩子们在义乌私立群星学校读书,这个学校从小学可以一直念到高中。她说,孩子们的同学中,不仅有义乌本地人,还有许多韩国人、巴基斯坦人以及美国人的孩子。孩子们的父母都安居在义乌,做着类似的外贸生意。
义乌的商贸性给了Fatima展示自己国家的机会,之前通过丈夫的外贸公司,塞内加尔的木雕、编织品和食品被带到中国。随着义乌各地人口增多及全国唯一一个非洲商品展销中心的开业,Fatima相信,他们国家的文化迎来了更好的传播机会,世界将通过义乌更好地了解塞内加尔。
“展销不仅三年内不需要缴纳场地使用费、物业管理费、空调费等,还有专门的团队推广,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来义乌,更多的人因此脱离贫穷。”Fatima说。
(三)
义漂
面孔之三
群体素描
外来义乌人数量早已超过原住民,为管理并服务新义乌人,公安、卫生、劳动、计生四部门联袂建了个联席机构,楼旭君是这个机构的负责人。
义乌的外来人口数量,全国县级市中第一。在楼旭君看来,义乌外来者“来势汹汹,来去匆匆”。
近3年间,每年10-20万人的递增,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小县的人口。
他们的离去恋是转瞬的事,2009年,132万外来人口登记在册,2010年再次登记时,他们中的40多万人已不在册。
他们中82%来这座城市付出劳动获得报酬,仅有3.8%因经商而来。
他们中60%在18-35岁之间,处在人生的黄金年华,近九成人捏着初中毕业证来这里逐梦。
浙江所有设区市,中国内地所有31个省级行政区都有人在义乌,江西、贵州、河南三省人数列前三位。
义乌本是纯汉族聚居区,如今,全国55个少数民族,有48个在义乌聚齐。苗、布依两个民族的外来者过万人。
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在义乌过着袋鼠般的职场生活,频繁更换工作:义乌的协警队伍总人数700人,每个月不得不新招300人。
漂在义乌的人们,一段时间之后的结局大致有三个:
打工起步,在义乌商业氛围感召推动下,迈入商界;
在公司挣到越来越多的钱,成为心里踏实的新义乌人;
把义乌当成人生驿站,转战他处或回家。
这两年,在义乌找到归属感的人呈现增势:12.2万未成年人随父母来到义乌生活,“从家乡带来老婆孩子,是心灵安定的表现”。
一天卖出3万套内衣
杨丽标签:网店老板
一天卖出3万套内衣
她没有义乌户口,没有义乌的房产,但在这座城市,她有深爱自己的老公,自己深爱的女儿。她的淘宝ID叫“纯宝宝,520”。
8年前,湖北十堰人杨丽是因家贫中断学业的高职学生;去年,她和老公是对因一场小小肺炎就愁苦当月生计的工薪夫妻;今年当上网店老板的她,最高销售纪录是一天卖出3万套内衣,日进斗金。
一座神奇城市的崛起,永远伴随草根暴富的神话,亦如香港的李嘉诚,深圳的马化腾。
杨丽说,当蚁族们在呐喊“逃离北上”的时候,义乌依然是一座能让年轻人圆梦的城市。
去年夏天,凭着借来的1万元和一台电脑,杨丽开始了创业之路。她找到内衣企业“纤姿莎”的老板,赊我1万套内衣吧,在网上卖保准比在店里快。磨了4次,心软的老板娘起了同情心。
网销首日,1万套内衣卖出去6000件,得知喜讯的纤姿莎老板当即开着宝马车上门看看究竟,后备厢里装着更多的内衣……
成功之门由此开启,接下来是非人的辛劳。
半年中,早上8点到晚上12点,除了上厕所,杨丽没离开过电脑,销售最火的日子里,她3天3夜没挨床。
过年回家,她扔下行李,不碰碗筷,先猛睡两天两夜。
半年战绩盘点:内衣卖了750万元,手中握着价值70万元的货物,40万元流动资金。
杨丽认为,若不是身处义乌,自己的人生飞跃绝无可能。
若不在义乌,哪里有海量的内衣可卖?
若不在义乌,哪能加入义乌网商协会?
网商协会里的300多位外来逐梦者牢牢抱团,无论谁碰到销售、技术难题,会员兄弟姐妹们随叫随到,都说商人唯利是图,天下哪有这么不怕同行抢饭碗的商人?
义乌成为新特区后,杨丽在非洲商品馆逛到脚上起血泡。“既然是国际贸易新特区,今后我就有可能在网上卖东西给老外,也可能在网上卖进口货。”
她的3年计划务实而简单:在义乌买一套房子。
“在义乌两年,从没碰到偷抢,我找到了安全感。”
“女儿高烧,雨中打不到车,好心义乌人叫上车,免费送到医院还帮忙挂了号,我找到了温暖。”
今后回老家开店专卖义乌货
周国华标签:打工者
今后回老家开店专卖义乌货
5月30日黄昏,义乌市人力资源市场前的广场上,面色白净或黝黑的人们,张罗着自己当晚的露天住处,凉席或被褥旁,散落着编织袋、塑料桶。据说入夜后露宿者有两百人之众。
他们中,有的人头一次来义乌,有的人刚失去前一份工作。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割舍家的温暖,哪怕深陷困境,也不愿放弃义漂生活?
初见瘦削的周国华,看不出半点露宿广场的沮丧。两个小时的采访,这位黄河边的汉子抹了3次眼泪。他说,漂在义乌,如同漂在浪中,潮起时,能看到蓝天和希望,潮落时,身体没入水中,高举的双手伸出水面,与命运抗争。
当年,他来义乌的理由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姐姐回到山西运城老家告诉他,进义乌的袜子厂,一个月能挣1500元。
从一个最普通的挡车工起步,每天干十二三个小时,没有双休日,只要能挣到钱,他说自己不怕吃苦。
在最短时间里做出了最多合格的袜子,他被老板看中,学习做品质管理。跳槽两次后,他的位子变成了产品品质主管。
尽管已是工厂初级管理者,但他的月薪不过2800元,养活自己和妻儿后,所剩无几。
5天前,因与老板的矛盾变得尖锐,他选择辞职。苦候5天没找到工作,他已住不起每晚25元的小旅馆。手机电池耗尽,手中人民币花光,他央求一个店主让自己充电10分钟,店主不顾哀求坚持收费2元。泪花中,他说自己的心跌落到了来义乌后的冰点。1个馒头+公共厕所的自来水,是他当天的晚餐。
“就算做苦力,我也必须再熬一年。”
4年里,义乌商贸城他去过无数次,供货商的电话他记了无数个,厚着脸皮询问经商之道遭了无数白眼。他说,在义乌积累经商本事和资源,已完成八成,第二天下午,他在电话中告诉我,一家袜子厂用车把他拉到工厂。“一年后回家,开个小店,专卖家乡没有的义乌货”。
面对新特区的未来义乌准备好了吗?
义乌最多能承载多少人
身为义乌人口部门的主管,陈炎的观点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与人口的集聚速度成正比。
义乌的过去30年印证了这一点。
1980年代,低水平的义乌市场还属于义乌人自己小打小闹的阶段,那时,不见人口明显增长;
1990年代初,周边地区人群开始迁入升级后的义乌市场;
2000年以后,作为义乌升格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标志之一,外省、外国的人们涌向义乌。
30年间,一座原本仅有2万人口的小城,变成了200万人口的都市。
“我们没法预设5年后或10年后义乌的人口总数,义乌必须打开门来,欢迎所有逐梦的建设者。”陈炎说。
敞开人口大门的义乌新特区是否会遭遇困境?亦如今日之北京,2010年人口就飙升至2020年的预设值,接踵而至的是拥堵、缺水和城市环境危机。
义乌是没有栅栏的牧场
义乌不敢盲目乐观,义乌曾遭遇措手不及。陈炎回忆,1990年代后期的义乌,依然是小城坯子的义乌面对着一座大城市的人口,整座城市“四处漏风”:环卫装备、人员不够,污水处理厂没建起来,城市变脏了;道路少且狭窄,畅通没了;孩童伴随打工父母而来,可义乌没为他们准备那么多教室、课桌;义乌境内没有像样的河流,用水都吃紧……
立志做国际贸易先锋,精雕细琢城市十多年的义乌有了底气:8年前,从东阳异地购水成为省内创举,用水不愁;从丽水等地换来土地指标,义乌盖市场、工厂、住宅的用地在一点点解决;城里有了像样的商场、西餐厅,生活在义乌的老外告别了到上海过周末的日子。
义乌能承载多少人,让多少人安居乐业,取决于义乌的舞台有多大。在陈炎眼中,义乌是个没有栅栏的牧场。作为国际贸易特区,义乌能源源不断吮吸来自全球的资本、货物、人才、技术,让整个世界为生活在义乌的人们“供给青草”:不仅是工作和发财的机会,还有义乌不能自给的食物、矿石、石油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之物。
据都市快报 记者 王中亮 董齐 江胜忠 摄影 朱凌飞 楼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