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25日讯 (通讯员 金烨轩 王从航)一说起国家专利,我们往往会联想到科研机构、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人员。但在东阳市供电局就有这么一群和高科技搭不上边、憨厚朴实的一线电力线路工人,他们在生产实际应用中,致力于小、实、新的科技创新发明,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供电企业科技创新之路。日前,该局送配电工区带电作业班收到了《一种用于带电立杆作业中的导线支撑工具》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这是该局首个申请成功的国家发明专利。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QC(即QUALITY CONTROL,中文意义是质量控制)成果开始起步,历经几个年头的摸索和攻关,成立于2006年4月的东阳市供电局送配电工区带电作业班的一线电力线路工人坚持不懈地创新终于赢得了丰硕的回报。在担负着全局230条10千伏线路带电安装、维护与抢修工作,每天五六场活的高强度作业使他们奔波于城乡各地的同时,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学历普遍不高的一线电力线路工人,在繁重的工作状态下,仍坚持学习。在这个连年获得各级各类劳模先进的班组里,笔者听到了这样一句鼓舞着每个人的话:“以前的劳模可以苦干,现在的劳模更要动脑子。”
“当了这么多年电力工人,没想到我们团队还能搞科研。”说这番话的正是该带电作业班班长张捷华。2008年6月,该局开始试点带电立杆作业,作业时发现,带电作业班经常要碰到带电更换瓷瓶工作,瓷瓶的总类虽不多,可线路情况各不相同,在改道、插杆、拔杆过程中,瓷瓶受导线作用力各不相同,除普通的下压力外还多了外拉、内压的力,此时,就容易发生滑跑、脱落或是负荷太重无法作业的情况,工作强度较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为此,带电作业班通过仔细观察和多次试验,提出了研制更换棒式瓷瓶新的带电作业工具的构想。而经过反复论证、分析、对比,最终采用了以复合支柱绝缘子为主材、上卡槽、下卡槽的分体式结构,样品出来后经过现场模拟操作和经金华送变电试验中心绝缘检测、静负荷试验合格。2008年10月,一个可以使导线放得牢放得稳、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携带轻便的带电作业“新式武器”就应运而生了。使用新式导线支撑工具进行带电立杆作业,不仅作业安全性提高,而且劳动强度降低。“去年,班组开展立杆类带电作业42次,居金华电网县级供电局之首,累计带电作业560次,多供电量达300万千瓦时,免停电户数超过3万户,供电可靠率也提高了0.01%。”据张捷华介绍,使用新式导线支撑工具后,每次带电立杆作业的工作时间由原先的四五个小时缩减至两小时以内,所需人员也由七八人减少至四五人,工作场地要求由200多平方米降低到60平方米,费用也由原先的3000元直降到仅需几百元。
“从一开始的粗糙笨拙到现在的精巧实用,我们看着这个成果一点一滴地完善起来。”东阳市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两年多的运用,目前,该项发明成果已经被部分兄弟单位学习使用,获得了同行的肯定,使带电立杆作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不仅大大提高了导线架设的效率,而且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