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8日讯 老百姓买菜时会看秤,就怕少了分量。可买钢材这种大件商品呢?日前,海宁许村的汤先生遇到钢材“瘦身”的困扰。
汤先生家因为拆迁要建新房,许村某学校边的一家钢材门市部钢筋的售价是3700元/吨,汤先生觉得价格还挺实惠、质量也过得去,决定下单。
买的时候,老板说:“钢筋太长了,店里的磅称不了。”他提出,钢筋规格确定以后,每根钢筋有多重也就知道了,只要数数有多少根,乘以每根钢筋的重量,总共有多重就知道了。汤先生觉得这方法可行,于是买了200根钢筋,按照老板的算法,这批钢筋共1440公斤,汤先生砍了价,最后付了5180元。
回家以后,汤先生让人把钢筋弄弯又称了一次重量,发现亏大了。1440公斤的钢筋缩水成880公斤,几乎是原重量的一半,折算下来,短缺钢筋货值2000多元。汤先生立即回去找老板理论,要求退回差额。
老板表示,钢材质量没有问题,也的确是按照汤先生指定的规格给的货。之所以会出现缺斤短两的问题,是因为报给汤先生的是理论上的重量,“钢材的理论重量本来就和实际重量不符,这是‘行规’”。双方在退多少钱上无法达成一致,汤先生向许村工商分局投诉。
工商执法人员听取双方意见后,当场告诉钢材门市部老板所谓的“行规”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调解,老板同意向汤先生退回2000元货款。
工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除了汤先生遇到的“行规”,一些商家还对不同规格的钢材统一按长度计价,报价时又以单价最贵的型号计价;还有的商家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折旧费”,并冠冕堂皇地称之为“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