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洽会海外人才智力引进洽谈活动在宁波举行,美、法、日等14个国家的16个专家组织代表现场设摊,与浙江省各市对接洽谈。记者吴元峰摄
浙江日报宁波6月9日电 产品越来越有“智慧”了!这是众多参加第十届消博会客商的共同感受。在本次展会上,两千余家浙江企业纷纷亮出各自的新“家底”,智能化、新科技的元素随处可见,吸引了许多国内外采购商的目光。
由“制造”变“智造”,浙企“蝶变”之举,让人们对浙江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款会说话的锅,是我们公司刚刚研发的智能产品,它能根据锅内温度的变化,自动进行语音提示,节能又安全。”今天上午10时,在消博会家居用品馆,宁波希拉里炊具有限公司总裁周赛方正热情地向客商介绍新产品。
周赛方已连续10年来消博会设展。他告诉记者,公司的第一笔外贸订单,就是在消博会获得的。可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提高等因素,外贸生意越来越难做。于是,他瞄准高端炊具市场,研发新技术,获得了成功。周赛方说,“在本次展会上,一家美国公司一下子订了200万美元的智能新产品。”
“智能产品,好卖。”宁波航中智能电器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人气十足,公司新研制的智能感应照明灯具,吸引了一拨拨国内外客商光临。总经理张敏航说,中国的灯具在国外很畅销,过去由于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产品利润很低,一个白炽灯灯泡才赚几毛钱。如不创新,企业就难以生存。为此,他们公司开始与国内院校合作开发LED灯热能感应新技术,先后获得了两项发明专利,并顺利通过了美国“UL”认证,一举打开了欧美市场。不仅订单不愁,而且利润还提高了两倍。
没有风叶的电风扇、雨淋日晒不褪色的纺织品、节能环保的建筑膜……在消博会上,类似充满“智慧”的产品举不胜举。
日本木下电子工业株式采购经理木下义次在消博会展馆逛了一圈又一圈,详细记录了每一件令他感兴趣的商品信息。木下义次向记者透露,在他的印象中,浙江外贸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较低。可短短几年,产品的档次上去了,更具市场竞争力了。
加大研发、设计力度,拉长制造产业链,浙洽会、消博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对浙企的这种积极变化十分赞赏,“从资源资本要素投入型,向知识技术型和环境生态型方向的转化,这也是浙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除了展示销售各自的“智慧”新产品,浙江企业还纷纷借消博会的平台,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一步做好“智造”文章。
在展会上,浙江鼎程胶粘剂有限公司的一款应用了德国技术的汽车补胎胶,受到了国内外采购商的青睐。公司总经理朱志恩说,这项技术的引进,是前年参加消博会时与德国客商达成的合作。此后公司的开发团队又经过多次研发改良,使其更符合市场需要。在今年的展会上,他们与杭州欧特隆汽车用品销售公司达成了协议,共同开发国内市场。
借力外智,为我所用。6月8日上午,浙江德国企业对接洽谈会上,200余家浙企涌入现场,与20多家德国企业进行了技术洽谈。据介绍,德方提供的技术合作项目主要涉及汽车、电子等领域,都是德国优势行业。
余姚普利民有限公司相中了GECC德国能源中心的一项技能技术,双方当场达成了合作意向。普利民公司负责人表示,低碳节能已成为当下国际市场新潮流,希望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后,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尽快开发出新产品,进军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GECC德国能源中心的高级经理阁约翰表示,浙企充满了活力,他们很愿意与浙企合作,帮助“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变,共同开发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