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背村地处青田县石门洞4A级景区腹地。去年,依托良好的生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青田县斥资1亿元打造洞背村,使它成为石门洞4A级景区伯温怀古景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原本偏僻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生了千年巨变。
破旧山村的新生活
沿着石门洞景区内宽敞的柏油路,弯弯绕绕一直往山里车行10分钟路程,一个掩映在群山碧树中的小山村出现在眼前,那便是洞背村。
幢幢崭新的白墙青瓦,古色古香的民居错落有致,弥漫着古风古韵的刘基祠堂与牌坊,宏大壮观的演武台文化建筑,一个山、水、村落、建筑、梯田融为一体的“洞背人家——伯温古村”景象显现在眼前。
“短短的一年半,村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那个贫穷落后的洞背村不见了。”走在用石头铺就的村道上,外出打工刚回村的李慧娥对记者说。在她的记忆里,一年半前,洞背村都是低矮破旧的泥瓦房,臭气熏人的猪牛栏和露天粪坑随处可见。而如今,全村村民都住上了新房,“冒”出了五大牌坊、三立堂、点将台、烧饼阁等漂亮的仿古建筑。
“旧村改造工程启动前,小村几乎与世隔绝,外出只靠一条蜿蜒的山路,村民徒步两个小时才能到县城。山村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农业生产自给自足,村民收入来源少,生活较为窘迫。大部分村民靠外出打工或经商,只有很少的人留在村里务农。”洞背村党支部书记周国雄介绍说。
2009年,青田县实施石门洞景区素质提升工程和旧村改造工程,洞背村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村庄改造的消息一传出,这个已经平静了无数年的小山村一下子沸腾起来。短短数日,全村所有的农户都来报名,要求加入改造行列。
改造山村不仅需要热情,还需要真金白银。对于人均年收入只有4000多元的贫困山村的农民来说,资金成了摆在大家面前最大的难题。为此,青田县整合项目资源,将新农村建设、景区建设和旧村改造项目进行捆绑,提高农户建房补助。同时出台了贷款10万元以下用于建房的农户,可以按实际贷款额给予两年贴息奖励等众多优惠政策。
“在我们村,村民能享受三个政策补助:新农村建设、景区建设和旧村改造,政府资金补贴占了建房的40%,家家户户都有能力盖新房。”周国雄高兴地说。
“想不到,我们这个穷山村的村民还有这样的福气,傍上大景区,迎来全新的幸福生活。”村民李金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兴奋地招呼着记者一定要进屋参观。这是一幢2层半的仿古房,一家四口住着面积近400平方米。“偌大的新房共花了20多万元,自己仅筹资10多万元。”
新房里,李金民布置了6间客房,已经收拾得干净整洁,电视、空调等一应俱全。“现在万事俱备,就等游客上门了。”李金民信心十足。
“整个山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周国雄介绍,电缆、通讯等都是从地下走,看不到“蜘蛛网”,没有一根电线杆。抬头仰望,天空干净得只剩下一片碧蓝。
村民要做高端农家乐
在洞背村,白天车来车往,晚上亦是热闹非凡。洞背村夜校灯火通明,乘着晚上空隙时间,全村村民“恶补”旅游课程。随着洞背村即将对外开放,石门洞景区管委会开办洞背村夜校,对村民进行农家乐、旅游接待等培训。
依托景区资源,在洞背村发展特色农家乐,让当地村民真正走上了致富路。
“多学点知识,心里才有底。”今年35岁的周丰军在外经商10多年,自从听说村里要旧村改造,就变卖掉外地的产业,一心一意回到村里从事农家乐。虽然在外见过世面,但是这种不同于一般“一碗土菜、一壶土酒”成就农家乐的高端市场,周丰军还得好好地学些知识。
“神机妙算刘伯温,身上有着无比的智慧,我们也要让游客在智慧中寻找体验快乐。”周丰军对“高端农家乐”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他的酒庄里他要加上更多文化的内涵。因为村里每个村民除了经营农家乐,还是刘基戏里的演员。
“我们推出全民参与、全民经营、全民受惠的旅游经营模式。在统一规划和指导下,让村民参与景区内梯田文化布展、旅游商品商店、文化展演内容共建。”石门洞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季仲孟告诉记者,为了避免恶性竞争,他们组建了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和旅游互助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客源,从而达到社员人人受益的目标,实现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互促共赢。
为了打响洞背乡村游的“第一炮”,目前青田县已经抽调旅游局、石门洞管委会、高市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骨干力量,组建“洞背古村”宣传营销小组,全面开展旅游营销工作;组建专门的“厨师班”,开发国师茶、国师菜,传授给农民。
“不久的将来,游客走进洞背村,不仅能体味伯温古村风情,还能在酒吧、咖啡吧里品味乡村。洞背村夜游活动丰富多彩,游客能看到最先进的水幕电影,欣赏到30多台由本地村民参与演出的刘基戏。洞背村做的是高端农家乐的样本。”周国雄对未来信心满满。